精品戰略帶來河南文化市場大繁榮——
A
活動
“唱響中原”戲曲名家全省巡演活動將揭幕
大河網報道:聆聽河南戲曲獨特神韻,感受中原文化深厚積淀。近日,由河南日報報業集團、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主辦,河南日報(農村版)、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承辦的“中原喜迎十八大百縣千鎮戲曲行——2012‘唱響中原’戲曲名家全省巡演”活動即將揭幕,眾多戲曲名家將登臺獻藝。
近年來,按照省委、省政府有關指示精神,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文化引領和先導作用,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敬畏文化、學習文化、振興文化、服務文化,站位全局、以人為本、創新創造、求實求效,努力推進華夏歷史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推動中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深入貫徹落實盧展工書記“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統籌、重在為民”的要求,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提供強大而持久的精神動力,河南日報報業集團與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開展了此次活動。
據介紹,本次巡演活動參演院團為河南省戲劇家協會梅花獎藝術團及全省專業戲曲院團,演出以豫劇為主,兼顧京劇、曲劇、越調等,演出陣容囊括梅花獎、文華獎、白玉蘭獎、紅梅獎、小梅花等獲獎演員。 (大河報 王建立)
B
解讀
精品戰略帶動重量級獎項紛至中原
核心提示
最近一段時間來,不斷有外省市的戲迷在網絡上發帖:《蘇武牧羊》的全國巡演進展到什么地步了?什么時間到我們這兒來啊?
像《蘇武牧羊》一樣,河南戲劇已進入佳境:佳作不斷,人才輩出,戲劇創作環境與戲劇演出市場都呈現出良性發展的態勢。目前,豫劇已成為中國地方戲曲中發展最好、成果最突出、影響力最深遠的劇種,甚至形成了全國戲劇創作看河南的戲劇文化現象。不僅僅是戲劇,過去一向是弱項的歌舞劇近年來也有很大的突破。河南舞臺藝術創作精品不斷,經驗很多,精品戰略是其中的核心點。
1
《蘇武牧羊》全國巡演將繼續
大型豫劇《蘇武牧羊》是我省近年來打造的又一部重點劇目。2011年11月18日該劇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受到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同志的高度評價,稱此劇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并要求全國巡演,把這部舞臺劇的愛國主義主題唱得更響。
經過加工修改,去年12月27日至28日,河南省豫劇二團攜大型新編豫劇《蘇武牧羊》在京進行專場演出。今年年初,全國巡演啟程之際,領銜主演、中國劇協副主席、河南省豫劇二團團長李樹建在《蘇武牧羊》的一次排練當中,意外受傷,致使該劇的全國巡演暫停。
6月14日,傷還未愈的李樹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近段時間以來,我們團在下鄉演出的同時,也在抽時間排練修改《蘇武牧羊》。巡演的日程已經安排就緒,從今年8月份開始,首先在石家莊、太原、濟南等北方城市進行第一輪巡演。
2
各項大獎紛紛落中原
《蘇武牧羊》只是我省舞臺藝術精品劇目創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我省舞臺藝術創作取得了優異成績。
豫劇《香魂女》、《程嬰救孤》、《常香玉》,越調《老子》在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屆中國藝術節上,連續四屆獲得中國藝術節大獎和文華大獎;豫劇《程嬰救孤》、舞劇《風中少林》和豫劇《鍘刀下的紅梅》、《清風亭上》、《香魂女》、《常香玉》已連續六屆獲得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豫劇《蘇武牧羊》、《斗笠縣令》、《蘭考往事——焦裕祿》囊括第二屆中國豫劇節三個一等獎;同時,我省豫劇《村官李天成》、《紅果紅了》、《虢都遺恨》,曲劇《驚蟄》、小戲《調查》等多部作品也分別獲得了文化部文華劇目獎、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初選劇目;木偶劇《牡丹仙子》獲塞爾維亞國際木偶節“金獎”;京劇《嫦娥》獲第五屆中國京劇節二等獎;新創劇目舞劇《水月洛神》獲全國舞蹈類“荷花獎”金獎第一名,被文化部選調參加2011年上海國際藝術節開幕式演出,受到普遍好評;大型話劇《紅旗渠》選調參加2012年上海國際藝術節的演出。實景演出《禪宗少林·音樂大典》、《大宋·東京夢華》、《水秀》等也在全國產生較大影響。在美術方面,大型油畫《焦裕祿》入選全國重大題材美術創作工程。
3
舞劇的中部崛起
舞劇原來是河南的弱項,近年來情況發生了變化。
從《風中少林》到《水月洛神》,鄭州歌舞劇院相繼推出一部部彰顯中原本土文化的精品力作。
鄭州歌舞劇院在成立之初,就順應文化體制改革形勢,堅持實行市場運營項目制、創作人員委約制、主要演員簽約制、演職人員聘用制的運作方法,用開放的姿態讓文化作品具有市場活力和藝術生命力。
《風中少林》在國內外刮起一陣“少林風”,成為河南第一部真正走向***市場的舞劇。繼《風中少林》之后,鄭州歌舞劇院借鑒其成功的模式,重點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原創舞劇,反映河南地域特色、能夠成為中原文化名片的原創舞臺劇目。《水月洛神》由此應運而生。2011年,繼大型原創舞劇《風中少林》于2005年奪得第四屆中國“荷花獎”金獎之后,在第八屆“荷花獎”舞劇·舞蹈詩比賽中,《水月洛神》摘得大賽含金量最高的獎項——金獎第一名,并一舉奪得編導獎第一名、最佳舞臺設計等5個單項獎。
省歌舞演藝集團推出的大型樂舞《風情河之南》在上海世博會演出期間受到廣泛好評,今年還將赴國外演出。同時,傾力打造的大型舞劇《太極》也正在排練當中。
4
民營劇團異軍突起
在國有院團不斷取得成績的同時,民營院團也在健康發展。我省目前有正式注冊登記的民營文藝院團411個,成為服務基層、服務農民的演藝主力軍。民營劇團中河南省小皇后豫劇團最為突出,他們創作演出的《鍘刀下的紅梅》不僅獲得了全國大獎,而且搬上了銀幕。
5
精品帶動創作繁榮
在精品劇目帶動下,一批優秀作品登上舞臺。省委領導關心文藝院團,環境條件的改善使廣大文藝工作者深受鼓舞,創作積極性顯著提高,新劇目不斷涌現。據不完全統計,2011年,全省國有專業藝術院團新創劇目53臺,改編移植劇目54臺,復排劇目128臺。省文化廳廳長楊麗萍說,要樹立精品意識,實施精品戰略,把河南的藝術精品推向全國、推向世界。(原標題:河南戲曲舞蹈唱響全國精品帶動文化市場繁榮)
來源:大河網 時間:201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