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灤縣舉辦的第二屆灤河文化節 河南等12個代表團角逐皮影雕刻大獎“金刀獎”
2012/9/6 14:58:1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新華網河南頻道9月6日電 9月3日至9月5日,在“中國皮影藝術之鄉”河北省灤縣舉辦的第二屆灤河文化節上,來自內蒙古、陜西、江西、山西、四川、遼寧、河南以及河北等8個省區市的12個代表團的皮影雕刻參賽選手各展絕技,角逐皮影雕刻大獎——“金刀獎”。
經過皮影雕刻大賽評委組嚴格評審,獲得“金刀獎”的2名選手分別是來自灤州皮影代表團的徐艷光和陜西省皮影代表團的汪海濤,另有3人獲“銀刀獎”,8人獲“銅刀獎”。
據了解,中國皮影歷史悠久,其中冀東皮影是其中重要一支,源于灤州(今灤縣),興盛于樂亭、昌黎一帶,后又傳入熱河(今承德)、內蒙古和東北三省,是基層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冀東皮影曾遠播亞洲和歐洲、美洲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深受外國朋友青睞,被譽為“魔術般、閃電式”的藝術。
灤州皮影雕刻作品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強烈的裝飾風格,要求工法精細,僅雕刻一個“王官”的頭像,就需要4000多刀。皮影藝人曾運用精湛的技藝雕刻了長13米,寬1米的灤州風情圖皮影長卷,被譽為古灤州的“清明上河圖”。
今年8月,灤縣被命名為“中國皮影藝術之鄉”和“中國皮影藝術研究基地”。(原標題:八省區代表團灤縣角逐皮影雕刻“金刀獎”)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新華網河南頻道(2012-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