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為什么“被委屈”? 王立群“潮辣”文風解讀歷史
2012/9/10 15:49:2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9月8日上午,河南大學知名教授、“百家講壇”主講人王立群攜新作《王立群讀宋史之<宋太祖>》到鄭與家鄉媒體及讀者見面。此前,《王立群讀宋史》系列節目第一部《宋太祖》已在央視《百家講壇》欄目開播,此書是在電視講稿基礎上增補而成,由中原出版集團旗下大象出版社傾力打造。談及宋太祖,王立群稱,他是因斷章取義的歷史而“被委屈”的帝王……□東方今報記者 毛韶華/文 李楊/圖
王立群在《宋太祖》這本書中,也保持了與此前《大風歌》一致的“很潮很辣很夠味兒”的文風。如《一箭雙雕》章節中的“湖南最后一位大佬死了”、《任人評說》中“宋代真的積貧積弱嗎?其實與宋太祖沒有一毛錢關系”……諸如此類趣味化的語言,再次引發年輕人看宋史的閱讀快感。
宋太祖為什么“被委屈”?只因斷章取義
那么造成宋太祖“被委屈”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么?8日上午,在回答東方今報記者這個問題時,王立群很明確地表示,主要還是因為研究界的研究不夠深入全面。
王立群給記者舉了這么個例子,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錢穆在他的著作中曾分別提到宋代出現的積貧和積弱。“這本是兩個方面的研究和話題,可是我們的歷史課本卻將這兩個詞拼在了一起,令學歷史的人只記住了四個字——積貧積弱。于是以后提到宋代,大家就會從這四個字解讀,認為這個朝代有很多的問題,從而對宋太祖有所誤解。”對此,王立群辛辣地評價:“這是對歷史的閹割!”
與當天接受采訪時的辛辣言辭一致,王立群在《宋太祖》這本書中,也保持了與此前《大風歌》一致的“很潮很辣很夠味兒”的文風。如《一箭雙雕》章節中的“湖南最后一位大佬死了”、《任人評說》中“宋代真的積貧積弱嗎?其實與宋太祖沒有一毛錢關系”……諸如此類趣味化的語言,再次引發年輕人看宋史的閱讀快感。
媒體是在記錄歷史 更應保證客觀和真實
印象中的王立群,無論是在電視上,還是在接受采訪時,都是溫文爾雅、氣定神閑的大家風范。可是在本次采訪現場,他卻因談及宋太祖為何“被委屈”以及歷史如何被斷章取義而言辭激動,扼腕嘆息。
為了“讀宋史”系列,王立群從三年前就開始伏案準備研究資料,去年7月投入錄制央視“百家講壇”,而節目完成后,他再次進行了稿件的改編和整理。三年成一書,在王立群看來,除了作為學術研究、文化普及之用外,更重要的是呈現一種“以史代論”的方法。在現有的史料和素材中,去偽存真,盡量還原一個真實的歷史。
于是,通過捕捉塵封在歷史檔案中的宮廷秘聞和人物故事,王立群對宋初陳橋兵變、斧聲燭影、金匱之盟、千里送京娘等多個常被影視作品“戲說”的歷史疑案一一給予了較大篇幅的解讀。在他看來:“歷史也許會被更改,但任何的更改,都會留下蛛絲馬跡。”
而談及此處,王立群也對當天前來采訪的媒體界朋友提出了自己的忠告:“你們就是記錄歷史的人,也許記錄的歷史與真實的歷史會有所偏差,但希望作為媒體能盡量客觀真實地記錄。”(原標題:宋代真的積貧積弱嗎 王立群“潮辣”文風解讀歷史)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東方今報(2012-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