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文化周”驚艷上海 多彩節目陶醉海派觀眾
2012/11/11 10:44:3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本報記者劉洋
進入冬季的上海灘已有些許寒意,而一股持續一周的“中原風”為黃浦江畔的上海觀眾送上了一道充滿溫情的文化大餐。11月5日~11日在上海舉行的“河南文化周”,通過5場演出、2場講座、1個展覽展現了中原文化的多元魅力。
多彩節目陶醉海派觀眾
看完臺灣豫劇團的新編豫劇《花嫁巫娘》后,在上海生活了30多年的楊欣華大媽第二天專門跑到浦東上海東方藝術中心欣賞了省豫劇二團帶去的《清風亭上》。她說:“我是河南人,總想聽聽鄉音。這次集中欣賞了河南老鄉帶來的節目,十分開心。”
此次“河南文化周”是我省首次在上海國際藝術節上舉辦持續一周的文化展演活動,因此省文化廳對每個參展節目都進行了嚴格篩選,以求將最好的河南文藝展現在上海觀眾面前。除了豫劇,話劇《紅旗渠》、“大美漢字”展和廣場演出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從各個方面展現了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少觀眾表示,厚重的中原文化激發了他們要去河南看看的熱情。
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中心藝術總監劉文國表示“已經被中原文化陶醉”。他說,此次“河南文化周”不僅集中展現了河南文藝近年來取得的豐碩成果,對加深兩地文化交流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巧借平臺助推“中原文化走出去”
除了文藝演出獲得上海觀眾一致好評外,我省在本屆國際藝術節上還成功地將中原文化精品推介給國外演藝機構和知名團體,有力地推動了“中原文化走出去”的進程。
在本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交易會上,來自美國、加拿大、立陶宛、拉脫維亞等國家的演藝機構對我省帶去的古樂演奏、豫劇和雜技表演表示出濃厚興趣,紛紛咨詢簽約事宜。交易會閉幕時,我省推介的8個劇目與國內外7家知名演藝機構全部達成簽約意向,并有4個節目當場簽約。隨后,“河南文化周”的展演再次點燃了國內外演藝機構的熱情,他們紛紛與我省演出團體聯系演出事宜。
文化部副部長王仲偉對河南代表團在藝術節交易會上的佳績大加贊賞。他說,河南文化近年發展較快,精品頻現。河南的精品劇目借助上海國際藝術節這個平臺走出去,一定會讓中原文化在世界上產生更大影響。
探索兩地文化交流新模式
參加本屆藝術節不僅讓河南代表團展現了自己的實力和魅力,也開啟了河南、上海兩地合作的新篇章。上海市文廣新局副局長貝兆健表示,兩地可以成立文化聯誼會,統一調配優秀節目,一起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這樣不僅節省成本,也容易形成集團效應。
省文化廳廳長楊麗萍很支持兩地通過本屆國際藝術節進行文化交流模式的探索。她認為,傳承是文明存續之基,交流是文化活力之源。伴隨著全球一體化的不斷加快,中原文化迫切需要加快走向世界,與各國文化在交流中借鑒,在融合中提升,在合作中發展。
中國劇協副主席、著名評論家羅懷臻對我省在國際藝術節上舉辦“河南文化周”這一創新之舉十分贊許。他說,在新一輪的文化崛起進程中,唯有創新才能為文化發展提供動力支持。中原的區位優勢是很多地方無法替代和比擬的,而中原文化的崛起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中華文化的復興。(原標題:“河南文化周”驚艷上海 多彩節目陶醉海派觀眾)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201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