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渠”作為一部主旋律作品,展示了上世紀60年代初,縣委書記楊貴帶領林縣人民修建紅旗渠的艱難歷程!都t旗渠》在全國巡演受到廣泛贊譽,年輕人更成為這部話劇的主流觀眾。究其原因,還在于《紅旗渠》在藝術上有許多新創造。該劇以新穎的導演手法、散點式的戲劇結構,史詩化、全景式再現了那段歷史。更重要的是,該劇沒有一處是拉大旗、喊口號,而是通過一個個真人真事加工的小故事來吸引觀眾。
《紅旗渠》劇本是創作的,但紅旗渠是真實的;《紅旗渠》的情節是虛構的,但紅旗渠精神是真實的!當演到9歲小姑娘吱吱上山采野菜為大伙充饑而墜落懸崖時,觀眾唏噓不已;當工地塌方死者家屬代表反而給楊貴下跪感謝他為人民造渠時,觀眾掌聲四起……《紅旗渠》不僅讓人感動,更讓人震撼。劇中,修建者們戰天斗地、矢志不移,最終修成紅旗渠,引來漳河水?h委書記楊貴舉著大碗,請長年焦渴的土地喝水,請因修渠而死去的亡靈喝水,演員們齊聲呼喊著那些為修渠而犧牲的人們的名字,雖無戲劇性場面,卻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
看完演出,一位文廣新局的局長感慨地說:“《紅旗渠》這部劇的表現形式很新穎,很感人,我從頭到尾都是滿含熱淚看的。”墊江縣文化館副館長鄧曉霞說:“《紅旗渠》這部戲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融合得很好,我從內心感受到那激情燃燒的年代,感受到了心靈的震撼。”
“楊貴”的扮演者吳廣林說:“紅旗渠精神代表的是共產黨,人民群眾愿意相信,但他不僅歌頌了共產黨,當年的先輩楊貴們在修一條大自然的人工天河,我們話劇院就是想把這部戲推向全國開花,修一條思想上的紅旗渠。這需要一個精神,實際上楊貴這個形象代表的就是共產黨,人民群眾愿意相信,而且《紅旗渠》這部劇不單單是歌頌共產黨,還歌頌當時老百姓的覺悟也是那么高。在之前演出后聽到一些觀眾的反響,我有個非常深的感受,就是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人們進入劇場來觀看紅旗渠,就像是給心靈洗了個桑拿。”
河南省話劇院院長趙新寶說:“河南話劇院與紅旗渠有不解之緣,在60年代,我和很多老同志都參加過紅旗渠的建設,截止到目前為止,河南省話劇院排紅旗渠已經是第三次排了,當時的精神面貌是現代人所需要的,更是現在青年人應該具備的。話劇紅旗渠以后還要去貴州演出,現在已經定了七場,包括新疆等其他幾個省份,目的就是要宣傳積極向上的東西,我們也會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爭取讓紅旗渠的路越走越長。”
河南話劇要想“破冰”,就要有立得住的劇目,必須要有個好的題材,把縣委書記楊貴作為主角,是想通過藝術這個角度來反映出紅旗渠的波瀾壯闊,自紅旗渠拍出來以后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重視,連續接到外省的演出邀請。
河南省話劇院大型史詩話劇《紅旗渠》劇組,在5月10日圓滿完成全國話劇優秀劇目展演活動,在山東萊蕪的演出后,5月12日又趕赴重慶,應重慶6區2縣的邀請,開始了新一輪的巡演!都t旗渠》在今年三月份和四月份,進行了南方5省和上海、北京的商業巡演。4月8日,該劇在中組部全國組織干部學院上演,為全國500多名到京參訓的組織干部做專場演出。重慶方在看了這場演出后,當即就發出了此次巡演邀請。
重慶方對此次巡演高度重視,很多地方將《紅旗渠》的演出與當地黨政建設密切結合在一起,甚至做為優秀干部、優秀黨員的年度培訓課程中的一課,在《紅旗渠》的演出和觀看方面做了細致周到的安排。目前,巡演進行了大半,已完成了永川、大足、合川、江津、渝中、長壽6地演出,目前,河南省話劇院《紅旗渠》劇組,又先后接到貴州、廣西、西藏、山西等地的演出邀請。(原標題:大型話劇《紅旗渠》在重慶墊江縣隆重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