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記者獲悉,來自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8省區的專家、學者日前齊聚“萬里茶路”樞紐社旗賒店古鎮,共商“萬里茶路”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呼吁早日將“萬里茶路”列入申遺預備名錄。
“萬里茶路”始于17世紀,是一條貫通中、蒙、俄、歐洲和中亞各國的商路,總長1萬多里,它縱貫大江南北、橫跨歐亞大陸,是一條堪與絲綢之路相媲美的國際貿易黃金商道,也是一條在中國商業史上發揮重要作用的文化傳播路線。
專家考證,“萬里茶路”起點在福建武夷山下梅村,古商隊運輸茶葉至江西河口,水運到漢口,經由襄樊、唐河北上至賒店鎮(今社旗縣),再換馬幫馱運,此后一路北上經過庫倫,抵達恰克圖,分送到當時的俄國各大城市。
賒店鎮處于水陸交換的中轉站,在全長5150公里,途經230個城市的“萬里茶路”中堪稱“戰略樞紐”。
“萬里茶路”歷史悠久,它見證了中國明代以后商品經濟的發展,以及文化的傳播和交流,對于研究中國茶文化發展史、交通運輸史和國際貿易史都具有重要價值,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如今,在社旗縣賒店鎮完整保存著明清時代的城墻遺址、大鐵錨、碼頭、航道、商號、會館、鏢局、厘金局等商業古跡,充分表明了賒店曾有的繁華和繁榮,證明了其在商業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在中國“萬里茶路”文化遺產保護研討會上,與會專家達成了《“萬里茶路”文化遺產保護利用賒店共識》,呼吁比照絲綢之路、大運河,早日將萬里茶路納入申遺預備名錄。(原標題:八省專家社旗呼吁:早日將“萬里茶路”列入申遺預備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