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檢心為官體察民情,關心百姓疾苦。在高淳任職期間,創建義學義倉百余所,募捐籌修永清橋。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冬,儀征青浦河決口,檢心倍加關注,漕運糧米,以賑災民。清咸豐二年(1852年),在銅山因軍備防守有功,被咸豐帝賜戴花翎。同治元年(1862年),加按察使銜,同治六年卸任,潛心理學修養。晚年曾與李堂階、左宗棠、魏振峰組成理學社,著作有《易經治約》、《春秋本義》、《四書存真》、《禮傳合抄》等20余種,并于同治八年(1869年)修《內鄉通考》。據《內鄉縣志》記載,王檢心死后,其藏于內鄉縣馬山口鎮朱廟村境內。(韓國民整理)【原標題:理學家王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