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地處北緯32°17′-33°48′,東經110°58′-113°49′,處于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地帶,屬典型的季風大陸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南陽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市內河流眾多,分屬長江、淮河、黃河三大水系,長度在百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條。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可供開采量約8.58億立方米,全市水資源總量70.35億立方米,水儲量、畝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2010年全年共營造林49.5萬畝,其中人工造林38.2萬畝。退耕還林13.05萬畝。全市參加義務植樹586萬人次,完成義務植樹1550萬株。年末共有自然保護區6個,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3個。森林公園8個,其中國家級森林公園2個。年末全市森林覆蓋率為37.0%。野生植物資源184科927屬2298種,野生動物資源28目75科204屬320種,國家和省重點保護動物、植物79種;擁有國家和省級自然區6個,面積221.37萬畝;國家和省級森林公園8個,面積6萬畝。南陽是全國中藥材的主產區之一,藥用植物資源豐富,具有種植、加工中草藥的自然條件優勢和傳統習慣,盛產天然中藥材就達2357種,產量達2.5億公斤,其中地道名優藥材30余種,品種數量占全國的20%以上,總儲量占全省的1/4以上,且多為無污染有機藥材。全市已基本建成以南召辛夷、西峽山茱萸與天麻、桐柏桔梗、方城裕丹參、內鄉黃姜、鎮平杜仲、鄧州麥冬、唐河梔子、社旗板藍根等為主體的十大中藥材種植基地。方城裕丹參、桐柏桔梗、南召辛夷、西峽山茱萸、獼猴桃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梔子占20%,我市礦產資源豐富,是中國礦產品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已探明各類礦產84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36種,已開發利用的礦產24種,其中天然堿、紅柱石儲量為亞洲之冠,銀礦、藍晶礦、金紅石、硅線石居全國第一,藍石棉儲量為全國第二,銅礦、石墨儲量居全省第一,黃金、石油儲量居全省第二,且分布集中,組合良好,具有較高的開采價值。南陽獨玉為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素有“東方翡翠”之稱,探明儲量1.957萬噸,遠景20萬噸,是絕無僅有的天然玉石品種。全市礦產資源儲量的潛在價值為4247.54億元,其中14種主要礦產經南陽市地質礦產局測算,其潛在價值達168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