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楠,男,1987年生,南陽市方城縣獨樹鎮硯山鋪村人。現為“方城石猴”第七代傳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方城石猴起源于唐宋時期,盛于明清。在清光緒年間,當時的代表性人物為王建奎(師承父)后傳其子王茂,王茂又傳兒子王恒恩,王恒恩再傳其子王忠義,王忠義再傳其子王國慶。現在王國慶又把石猴雕刻技術傳給兩個兒子王亞峰和王亞楠。當年王忠義曾授徒三四十人,現只有王國慶的兩個兒子愿意學習傳承這門手藝,傳承情況十分嚴重。
王亞楠因受家庭環境熏陶,自幼喜愛石刻藝術,一心為石猴雕刻的傳承而努力。上學期間就跟隨爺爺和父親學習石猴雕刻。16歲的時候就已經全部掌握石猴雕刻的基本技藝。成家后,全身心的投入到石猴雕刻的學習和研究中。目前,已經能夠根據自己對石猴工藝的理解和歷史文化的理解設計出新的石猴作品。
技藝特點:在保持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又融入了自己的觀點。在傳統的石猴造型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使之更能容易的被現代人所接受。
作品《全家福》在2016年巨匠匯公司舉辦的大國工匠精神再創設計大賽中榮獲第三名。
代表作品有:《全家福》《世世封侯》《三不猴》《福祿壽》等。
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