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伏牛山-中國中央造山系大地構造的檔案室
2013/5/27 16:07:2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中國南陽伏牛山地質公園,地處Rodinia 超大陸和華北板塊、揚子板塊長期作用的主要區域,屬中國中央山系、秦嶺造山帶東部的核心地段,是復合型大陸造山帶的俯沖碰撞、匯聚拼接,隆升造山的關鍵部位和地質遺跡保存最為系統、完整的區域。伏牛山地區的構造地質,揭示了太古宙原始陸殼基底的裂解分離,早元古代時期發生的沉積建造作用和變質變形的構造演化過程,反映出新元古界淺變質火山-沉積巖系、下部古生界蛇綠巖所代表的華北板塊南緣陸塊的離散和拉張裂谷與小洋盆兼雜的構造體制轉換,系統地記錄了北秦嶺地區板塊俯沖碰撞、推覆走滑、伸展拆離等不同構造演化階段的地質事件,以及揚子板塊被動大陸邊緣的沉積建造及其與華北板塊以商丹斷裂帶(板塊主縫合線)為標志的點接觸、面接觸和陸—陸全面接觸碰撞為特征的構造演化,較系統地概括了中國中央造山系大地構造演化過程的全貌,具有顯著的地質特征和國際地學對比意義。
地層與巖石特征 擬建的中國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所在地區的區域地層屬于秦嶺區。由于該地層區是一個長期活動的構造單元,出露了新太古-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四個地質時代的地層層序。出露地層有北秦嶺地層分區的古元古界秦嶺巖群,中新元古界峽河巖群、寬坪巖群,下古生界二郎坪群,上三疊統和上白堊統;南秦嶺地層分區的古元古界陡嶺巖群,中新元古界毛堂群,新元古界龜山巖組,中下古生界周進溝巖組,泥盆系南灣組,中生界上白堊統和新生界新近系。
構造地質特征 園區正處于中央造山系秦嶺-大別山造山帶的腹部地帶,包括了北秦嶺疊瓦逆沖推覆構造帶和南秦嶺逆沖推覆構造帶的大部分地區,構造形跡清晰。本區先后經歷了晉寧運動、加里東運動、海西-印支運動、燕山運動及喜山運動,發育了一系列NW-SN向有大型復式褶皺及斷陷、斷坳盆地,一系列殼型深大斷裂橫貫區內,并伴有NE向斷裂構造,構成了十分復雜的構造格局。伏牛山地區近30億年的地殼演化歷史,可分成古元古代(秦嶺群、陡嶺群)、中新元古代(峽河巖群、寬坪巖群和耀嶺巖群)、下古生界(二郎坪群)及顯生宙四大階段或巨旋回,每個階段都有獨特的地質事件組合,特別是地殼運動的多幕性,留下了多期變形的構造特征,構造各自的形變歷史序列。
在主造山期是通過揚子、秦嶺、華北三板塊和兩個洋盆于新元古代至中三疊世依次向北自東而西斜向俯沖碰撞形成,疊加中新生代陸內造山構造,并包容前寒武紀古構造。表現為典型復合型大陸造山帶。綜合劃分出三大構造演化階段:前寒武紀兩類基底形成階段,主造山期板塊構造演化階段,中新生代陸內造山演化階段。
特色地質景觀 擬建的中國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地質景觀資源豐富,具典型性的特色景觀有:二郎坪巖塊與夏館斷裂、秦嶺巖塊與西官莊的斷裂,對于研究中國中央造山系地殼運動的軌跡,陸內造山運動以及羅迪尼亞超大陸裂解等全球性的重大事件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二郎坪的早古生代裂陷海槽沉積建造、黃花墁的陸內花崗巖、五垛山的碰撞型花崗巖等具有典型地質剖面和構造形跡,對進一步研究古板塊構造運動形式,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西峽盆地、內鄉夏館盆地、淅川盆地等紅色地層中富含恐龍蛋化石,其恐龍蛋化石分布之廣、數量之多、保存之完美、類型之多樣,堪稱世界之最,是世界上罕見的古生物地質遺跡奇觀和自然歷史寶庫中的珍品。犄角尖的花崗巖峰叢地貌、七星潭的花崗巖摞石群地貌、以及天心洞、云華蝙蝠洞、寶天洞等構造巖洞地貌等等,都是具有重大科研價值和觀賞價值的奇特的地質景觀。鸛河、湍河上游、九龍瀑、龍潭溝、五道石童等瀑布景觀、峽谷地貌景觀,以及寶天曼、老界嶺的高山準平原景觀和森林生態景觀,對于研究伏牛山乃至中央造山系新構造運動的規律和生態環境的變遷,均具有特殊的地質意義。
對比結論 伏牛山地質地貌景觀具有異質性、補充性、系統性、完整性特征。伏牛山的地質內涵所代表了世界范圍內最為典型的復合型大陸造山帶的構造特征。
伏牛山花崗巖特有的“箭簇峰”“鋸齒嶺”地貌、“五行山”“摞摞石”“石柱林峰”景觀,反映出地貌景觀的表現形式與地殼運動的親緣關系和構造發展階段的專屬性。伏牛山以含石墨大理巖形成的巖溶洞穴景觀,在洞壁由揉皺流變等構造形跡展示出的“壁畫”十分精美。伏牛山晚白堊紀恐龍蛋化石群的發現,對探討白堊紀時期恐龍的生活方式、生態習性,以及恐龍滅絕與災變事件關系等,提供了重要的實證。秦嶺造山帶是中國大陸的脊梁,是分割中國南北的地質、地理、生態、氣候的天然分界線,在歐亞板塊和中國大陸形成的演化進程中占有突出地位。是一個世界上已有造山帶模式均不能完全概括、獨具特色的典型的復合型大陸造山帶,是地學研究的天然實驗室和造山帶研究基地。
南陽市人民政府高瞻遠矚,把創建中國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作為保護世界地質遺跡最有效的措施,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創建中國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在2005年中國舉行的世界地質公園推薦評審中以總分第一名的成績勝出。首先,南陽市成立由市委書記任政委、市長任指揮長的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創建指揮部,成立了“南陽伏牛山地質公園管理局”,便于地質公園統一規劃和建設管理。其次,為更加有效地保護世界地質遺跡,充分發揮地質遺跡的綜合優勢,南陽市人民政府對寶天曼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寶天曼國家地質公園、伏牛山國家地質公園、南陽恐龍蛋化石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南陽獨山玉國家礦山公園等資源進行整合,創建中國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第三,在全社會開展持續的地質科學和環境方面的宣傳教育,讓公眾認識到保護地質遺跡就是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世界地質檔案、保護人類自己,自覺參與到這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中。第四,南陽市人民政府投入巨資用于地質公園的保護創建工作。一方面加強對古生物化石遺跡、地質構造遺跡的保護設施建設,加強公園的基礎地質研究和專題研究,力爭創造世界一流的地學理論和成果,使伏牛山地質資源全球共享。另一方面加強旅游硬件建設,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地質資源,做到保護與開發并進,創建和諧的人文地質環境,保證地質資源永續利用。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南陽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管理局 200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