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著名作家二月河與空軍官兵暢談創作縱論人生
2012/10/9 9:29:5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有了文化,有了文明、精神的支撐,人就變得崇高,有韌性、有力量。軍營是所大學校,希望空軍戰士們能多讀書、讀好書,扎根本職、立志成才、保家衛國。”近日,南陽著名作家二月河做客空軍某部,與官兵暢談創作、縱論人生。
在戰士心中栽下文化之花
文化是什么?二月河堅定地答道:文化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力量。文化的力量是看不見的,卻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的集中體現。
“一個人的文化水平不以***論高下,讀書、學習要成為終身職業。我希望我的授課,能在每個戰士的心中栽培下文化的花朵。有文化的戰士才是優秀的戰士,有文化的部隊才能有更強大的戰斗力,才能捍衛祖國領土完整。”二月河對在場官兵寄予厚望。
二月河所著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被稱作“落霞三部曲”。二月河說,落霞具備兩個特點,第一是它的燦爛性,第二就是將這個時期文化里所蘊含的落后性、劣根性充分表露出來,整個社會即將瓦解,太陽即將落下,黑暗即將來臨。在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中,落霞的時刻很多,就如同太陽有升起就有降落一樣。自1840年、1856年兩次鴉片戰爭的爆發,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激烈碰撞,東方文明被擊敗,整個社會上至達官貴人,下至平頭百姓,精神意志被徹底摧毀,中國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社會。他遺憾地表示,還想寫一部關于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題材的書,但目前的身體狀況真的不允許他再從事大量繁重的寫作。
機遇留給有準備的人
二月河在授課中回顧了自己的軍旅生活,“部隊給我留下許多寶貴的財富,一是常年的鍛煉,給了我一副強健的體魄,支撐我常年的寫作勞頓;二是磨煉了我的精神意志。成為作家的路程十分艱辛,面對困境,要堅持,要像我們的戰士一樣堅守陣地;三是讀了大量的書籍。11年的軍營生活,我讀完了《二十四史》、《資治通鑒》、《老子》、《莊子》等,并讀完了當時所能見到的幾乎所有中外名著,使我的后期創作能厚積薄發”。
二月河還回顧了自己數十載文學創作的心路歷程與豐富的人生感悟,他將人的成功分“硬著陸”和“軟著陸”兩種。“我從部隊轉業回來,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沒有背景。我就是‘硬著陸’。”二月河幽默地說,當年投到《紅樓夢學刊》的稿件石沉大海,心有不甘的他便給紅學研究會會長馮其庸寫信“討說法”。馮其庸不僅推薦刊發了二月河的文章,還從中看到了其文學才氣,建議他從事文學創作,給二月河指引了一條光明大道。
“人的成功是才氣加力氣加運氣的總和,其實運氣是每個人都有的,每個人都會遇到各種機遇,如果沒有力氣、沒有才氣,或者兩者都不足,那天上掉餡餅你也抓不住。”二月河以“三個天下”寄語在場官兵:“天下沒有免費午餐”,自己的午餐靠雙手創造;“天下烏鴉一般黑”,社會的規律規則是相通的,要多了解多思考,才能快速成長;“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過猶不及,要學會思維變通,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原標題:南陽著名作家二月河與空軍官兵暢談創作縱論人生)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南陽日報(201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