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南陽 >> 新聞資訊 >> 瀏覽南陽

南陽發現鄂城寺流失文物

2015/8/20 9:57:27 點擊數: 【字體:

南陽發現鄂城寺流失文物

南陽發現鄂城寺流失文物

南陽發現鄂城寺流失文物

南陽發現鄂城寺流失文物


    近日,南陽市張衡博物館工作人員在調查走訪中發現了一批文革時期流失的鄂城寺文物。

    鄂城寺位于南陽市北20公里的石橋鎮,曾是宛北一帶著名的廟院。其始建于隋,鼎盛于宋,后代屢有增建,清末漸趨冷落,終被廢棄。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寺山門前原有建于清乾隆三十四年照壁一座,照壁心由“皇圖鞏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輝、法輪常轉”十六字構成,一字一石,四字一列,鑲嵌于壁體之中。其中間4字為青石,四周12字為漢白玉,成為當時著名的“石橋八大景”之一。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照壁遭到破壞,蕩然無存,這十六塊石質字構件由此而流散于民間,下落不明。

    為落實鄂城寺保護規劃,加快維修復原工程二期項目進度,張衡博物館于近期組織開展了鄂城寺相關歷史資料的調查工作。日前,在對小石橋村的走訪中,工作人員于村民張春龍家中,發現了上述照壁字構件中的三塊,分別為“皇”、“輝”、“常”三字。此三塊構件質地、尺寸相同,均為漢白玉,平面正方形,邊長38厘米,厚10厘米。字為陰刻,正楷書體,結體嚴謹,筆法遒勁。其中,“皇”字構件右下側有“乾隆”二字,字體較小,亦為楷體,略帶行書筆意,又有魏碑率性意趣。三塊構件中,“常”字左下角缺失,但未傷及字體,其余兩塊僅有部分磕損,較為完整。據張春龍老人講述,文革期間,鄂城寺遭到破壞,照壁更未能幸免,被整體拆除而毀于一旦。一些村民出于保護目的,將部分照壁構件偷偷運藏家中,得以保存下來,免遭損毀。

    走訪中,工作人員發現了南陽市十一中退休美術教師丁章華,繪于1961年的照壁素描圖一幅。該圖較為全面地反映了照壁的形制、風格和整體結構,成為目前僅有的能夠直觀展現鄂城寺照壁的圖像史料。另外,工作人員還征集到一幅由小石橋村村民齊文鐸老人早年繪制的鄂城寺布局平面圖。

    該批文物史料的發現,為研究鄂城寺的歷史沿革和南陽佛教建筑的發展演變,以及鄂城寺的修復工作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依據,具有重要的研究和參考價值。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張衡博物館
0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