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5日,鎮平縣出臺了關于建設體育強縣的意見。文件確定,從2011年到2015年,建成并鞏固具有鎮平特色的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實現群眾體育與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的中長期目標。多年來,鎮平在快速發展經濟的同時,不斷完善機制,推動體育工作大發展,全民健身活動豐富多彩,人民體質不斷增強;競技體育水平明顯提高,體育后備人才不斷涌現;社會體育扎實推進,體育事業蓬勃發展。
1995年以來,鎮平先后被授予“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縣”、“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兩次榮獲“省業余體育訓練工作先進單位”稱號。涅陽街道、賈宋、石佛寺、侯集、晁陂、柳泉鋪等6個鄉鎮街道被省政府命名為“體育工作先進鄉鎮街道”。
加大投入夯實基礎
2008年以來,鎮平縣利用體育彩票公益金建成文體廣場健身園、7個社區健身園、20條健身路徑;先后投資100多萬元,為89個新農村建設示范點安裝了“兩場一臺”等健身器材;投資5000萬元,在縣城西北部新建一個占地163.5畝的體育運動中心,一期工程建設容納2008人的看臺、400米標準環形跑道田徑場,內含足球場、6個籃球場、2個排球場、4個羽毛球場、3個老年門球場、2個網球場、6個乒乓球場和1個市民健身園。體育運動中心建成后,不僅對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還將對體育事業的發展產生巨大推動作用。
舉辦活動激發活力
鎮平縣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全民健身活動,認真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精神。每年元旦、春節,都要在各鄉鎮開展盤鼓、腰鼓、舞龍、舞獅、武術表演等全民健身優秀項目展演和體育“三下鄉”活動,豐富了廣大群眾節日體育文化生活。
多年來,鎮平縣每年5月都要舉行全民健身周啟動儀式并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健身展示活動。在縣文體廣場舉辦太極拳劍、健身氣功、功夫扇等項目展示活動,參加人數達數千人。抓住我市舉辦全國農運會的良機,鎮平組織并舉辦了2008年、2010年鎮平縣農民運動會,參賽運動員達5000人以上,帶動全縣10萬余人參加鍛煉。該縣協助省體育局、老年體協在鎮平舉辦河南省中老年太極拳劍比賽,在比賽中該縣選手取得團體第二名的優異成績。
大力倡導群體健身活動,掀起群眾性體育健身熱潮,特別是加強了全國四種健身氣功的宣傳、展示和管理活動。目前,鎮平縣城健身活動輔導站點達12個,每天參加晨練的群眾達數千人,群眾體育日益深入人心。2009年和2011年,鎮平縣組團參加香港第七屆、第九屆國際武術節健身氣功項目的比賽,榮獲四金兩銀的優異成績。
培育產業增添動力
經濟的發展,勢必會帶動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如今,無論在產業集聚區企業的活動中心還是玉雕灣的廣場以及遍布鄉村的文體大院,一個個體育活動場所應運而生。
多年以來,鎮平縣體育中心充分發揮對社會體育的指導和杠桿作用,體育組織網絡逐步健全,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全縣有40%的人口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全縣先后成立了太極拳工作委員會、乒乓球協會、門球協會、圍棋協會、老年體育協會等多個單項協會,廣泛開展以運動協會為主的社團體育活動,保證了體育工作的正常開展;設立晨晚練點28個全縣各社區和鎮(區)的布點率達70%。
全民健身娛樂、競賽表演、技術培訓等體育主體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效益逐年提高,社會各界參與體育、投資體育的積極性明顯增強。
紅紅火火的體育運動促進了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如今,體育健身已成為一種時尚,一個充滿活力、充滿魅力的和諧鎮平正迎面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