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有道 博愛有情--記深圳市信誠德力真空熱處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牧
2013/10/24 17:27:2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久聞深圳信誠德力真空熱處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李牧,不但是縱橫商場的精英人物,還是活躍于古董收藏界的資深專家。作為南陽老鄉,我們很迫切地約見他,想一探究竟……
立志創業
李牧是河南南陽市臥龍區陸營鎮人,1970年生。因為家庭貧困,他初中畢業后就開始走向社會謀生。剛開始在南陽火車站做治安員。李牧感覺自己并不喜歡這樣的工作。火車站是人流、物流、信息流集中而活躍的場所,在這里只要有心就不難發現商機。半年后,李牧辭去治安員的工作,買了一輛舊自行車,又向親威朋友借了點錢作為本錢,從此走上了艱辛的創業之路,這一年他剛剛18歲。幾年時間,他蹬著自行車往返于南陽、信陽、以及安徽亳州等地,每天都有上百公里的行程,頂風冒雨,酷暑嚴寒,其艱辛可想而知。一次,他剛剛買了12只貓仔,前往信陽,半路上因為道路不平自己連同自行車一起摔倒在地,貓籠也被摔壞,幾只貓乘機破籠而出,被附近百姓搶走,他流著眼淚求人家歸還,最終還是有兩只沒有追回來,還差點被人欺負,而這兩只貓正是這趟的所有利潤。成功往往眷戀勤勞而有智慧的人。1993年,李牧已是同時擁有一個卡拉OK廳和一個古董店的老板了,23歲的他在這時候可以說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
1995年春節前,李牧的一位朋友建議他做電視機生意,當時電視機非常旺銷,價格也呈快速上升之勢,有貨就能賺錢,他決定傾力一搏。誰知,天有不測風云,他籌資上百萬購進的電視機到貨當日,價格開始波動,從此行情急轉直下,一路下跌。結果這樁生意就賠了近百萬元。這一賠,雖說沒有傾家蕩產,但也是大傷元氣。要知道,百萬元的損失,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不啻是一個天文數字!
李牧沉默了。賣菜的羞辱,當治安員的無奈,販寵物的艱辛,開歌廳的自得,做古玩的愜意如電影一般在腦海里回放,引起了他深深的思考。
二次抉擇
時間很快到了1999年。幾年來,李牧的生意并沒有大的起色,俗話說,樹挪死,人挪活,換一個創業環境對一個一時陷入困頓的人來說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深圳成了他的首選。正好,他的同村好友范英彬在深圳打工多年,也準備開始創業,二人不謀而合。春節后不久,李牧提著用全部家當換來的43萬元現金和范英彬一起來到了深圳,開始了自己的二次創業。
他在深圳松崗租下了一間廠房,又招聘了3名工人,購買了一套數控加工設備,主要經營數控加工業務,但由于缺少行業經驗,產品結構單一加上市場變化,生意一直處于虧損半虧損狀態。但李牧是一個不會輕易服輸和放棄的人,他毅然咬牙堅持著。
這樣到了年底,廠里的流動資金已開始出現了困難。就在這時,由于廠房失火,幾乎又一次使他陷入絕境。一天晚上,因設備電源短路起火,地方消防部門以消防不達標為由強制關閉廠門,張貼封條并處以罰款。而這時李牧口袋僅剩下600塊錢,一個客戶還催著要貨,廠房被封無法生產,怎么辦?“干脆一走了之!”有人這樣勸他,但他沒有這樣做,他說:“做人做事決不能半途而廢!”后來,在房東的熱心幫助下使他終于渡過了難關。
第二年,工廠開始轉做真空熱處理加工業務,由于設備先進,技術精湛,質量過硬,服務周到,工廠一舉扭虧為盈,并逐步走上了良性循環,進入快速發展時期。
如今,信誠德力公司已是年產值數千萬元,在珠三角及廣東地區名列前茅的大型真空熱處理企業,擁有國內外先進的加工設備和生產線,運輸車輛30余部,并負責淬火、退火、回火、調質、發黑和各種進口鋼材及名優國產模具鋼的代理和銷售,能夠滿足真空熱處理客戶多樣化的要求和服務。
僅僅七年時間,信誠德力公司從一個瀕臨倒閉的加工作坊一舉發展成為一家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技術主導型企業,除了上述的優勢外,在經營管理上如何與企業的快速膨脹相適應?李牧坦陳,一個企業的成功至少需要具備三個條件:一是領導者的人品要過硬,這樣才能依靠領導者的人格魅力來增強企業員工的凝聚力;二是員工要忠誠企業;三是企業的生產技術要始終保持行業領先。只有這樣的團隊,才能無往不勝。
幾年來,信誠德力的客戶群體不斷擴大,而所有合作過的客戶沒有一家中斷或者放棄合作的。一方面是他們被李牧個人的人格魅力所折服,認同這個朋友,愿意締結成長期而穩固的合作關系;一方面是公司實行24小時品質服務,提供滿足客戶需求甚至超出客戶需求的服務,贏得了客戶的贊賞和支持。公司擁有富士康、華為、上海大眾、格力空調、怡和控股等上百家知名的客戶企業,其中世界500強企業4家。
在質量管理上,國內企業大部份執行的是國內標準,而信誠德力自始至終執行國際標準,有力地保證了產品質量。因此,這些年來,信誠德力從沒有因為產品質量而出現返工現象,更沒有發生過一起質量投訴事件。
在市場競爭中,信誠德力在行業普遍采取低價入市策略的時候,堅持技術入市,以技術和質量贏得客戶;在行業普遍重視技術入市的時候,信誠德力已經是規模入市,由于規模經營,生產成本明顯降低,市場競爭力得以增強。
在人力管理上,信誠德力實行教育、培訓、鍛煉、提升四步管理法。公司現有員工300余人,其中90%以上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輕人,有的還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沒有吃過苦。他們進入工廠后,首先是對工廠的工作節奏不適應,壓力較大,有的人會產生退卻情緒,因此,對新來員工加強思想教育勢在必行。每批新員工進廠,李牧總是親自與他們進行談心,并結合自己的創業經歷和老員工的親身實例,向他們講解“選擇決定生活,堅持改變生活”的深刻道理,鼓勵他們以積極心態面對新的生活和工作。通過多層面多形式的教育引導,使他們的思想逐步安定下來;其次是狠抓工人的技術培訓,制定嚴格的作業流程和技術標準;三是不斷強化思想和技能鍛煉,鞏固已有成果;最后是為員工創造優良的工作環境,提供優厚的待遇和充分的個人發展空間,規定凡是在公司工作年限達到5年的員工即可被授于榮譽員工,享受較高標準的福利和待遇。特別優秀的,可提拔到技術或行政管理層。通過以上這些管理手段,公司整個員工隊伍十分穩定,有力地保障了公司快速而健康的發展。
醉心收藏
李牧在商界的起落沉浮始終沒有影響和減低他對古玩收藏的愛好。他現任中國收藏協會理事、河南省收藏協會常務理事、南陽市收藏鑒賞研究會副會長。雖然是業余愛好,但經過十多年的洗煉,早已成為收藏界的行家。
在談到自己如何迷上收藏時,李牧說:“南陽是一座古老的文化城市,在漢代一度成為中國的經濟、文化及科技中心,被稱為漢都,劉秀及其追隨者大多發跡于此。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奠定了古玩收藏業發展的基礎。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南陽市的專業玩家已形成了一個不小的群體,大大小小的古玩店在老城區及火車站附近隨處可見。我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跟著朋友看得多了,就慢慢產生了興趣,進入了這個圈子。”
李牧每年都要花費上百萬用來購買藏品,究竟是什么支撐著他這樣做?在李牧看來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華夏文明的縮影,文物古董正是人類文明的標志和記憶。他已在南陽開辦了一家個人藏品博物館。而將來他準備籌建一座大型古玩博物館,既作為中原文化展示與交流的窗口,又作為個人愛好與鑒賞的平臺。
認識李牧的人都知道他不喝酒,而他戒酒正是與收藏有關。那時候他在南陽市區開了一家古玩店。一天傍晚,他剛從外地購買古玩回來,還沒有到家就被朋友用車接到飯店喝酒。李牧本來酒量就小,經不住朋友的熱情,當晚就醉酒了。到第二天下午才睡醒。這時,前晚喝酒的幾位朋友打電話讓他請客,他這時仍然沒有完全明白過來。原來,他把自己裝有現金的錢包和新買的價值10多萬的藏品丟到了朋友的車上了。這件事深深刺痛了自己。他想,如果這件事不是發生在要好的朋友身上,后果可想而知。從此,李牧堅決戒了酒。
李牧作為一名商界成功人士,沒有其它什么特殊愛好,興趣全在古玩收藏上。為了收藏,他跑遍了全國各地;為了收藏,他花掉了自己大部份的積蓄。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不能讓自己手里有錢,一有錢就忍不住想買。”他對收藏的傾心程度可見一斑。
而在收藏方面他也受益非淺。一是加深了自己對中國悠久而燦爛的歷史文化的認識和熱愛,陶冶了自身的情操;二是在全國各地結交了許多朋友,有些甚至是名人名家,如書法大師啟功先生、原國家領導人華國鋒、張震、張萬年等等,并得到了他們無私的支持和幫助,才使自己在收藏界小有成就。而對于這些,李牧認為自己應該知足。
熱心公益
李牧和許許多多的中國商人一樣,成功不忘回報社會,回報家鄉。他說,財富來源于社會,也應回歸于社會,支持公益事業,扶貧助困,回報社會是企業家義不容辭的職責。
2000年,李牧公司的經營雖然開始好轉,但經濟仍不寬余。一次他回南陽辦事,偶然了解到一件事情,令他寢食難安。原來,南陽市二機廠有一戶職工家庭,女兒剛出生不久,其父親因犯罪被判入獄,母親不堪打擊竟撇下自己的骨肉離家出走。人們議論紛紛,大家都替這位可憐的女孩擔憂,她以后的人生之路怎么走呢?李牧決定親自看一看這個孩子。他當場向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這位女孩的生活費用由他承擔,直至資助她以后完成學業,走向社會。七年來,李牧每年都會抽時間去看看孩子,并親自把資助款送到她的監護人手里。
目前,李牧在內鄉、南陽等縣市資助著7位學生。
2003年春,南陽市政府發出了“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綠化白河,造福百姓”的號召,李牧覺得治理白河,綠化白河,美化白河是造福百姓的好事,自己從小在白河岸邊長大,有義務來支持政府這一舉措,他主動認購林地一塊,種植香樟樹千余棵,并命名為“儒靜林”,如今那里已成為一片郁郁蔥蔥的香樟林。
2004年,李牧看到通往家鄉的一段公路損壞嚴重,自愿捐款數萬元進行修復。2005年……2006年……
這樣的事情很多,李牧一向不愿提及。他說,因為自己經濟實力有限,不能支持和資助更大的公益或慈善項目,但自己會把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好。南陽日報多次報道了他熱心公益事業的先進事跡。2006年,李牧還被中共南陽市臥龍區委正式批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選擇對的,并把對的做好。”這是李牧自己對事業和人生的感悟。從十幾歲踏上社會開始,他憑借自己堅韌的毅力和獨有的商業頭腦,以及令人稱道的人品,雖然幾經挫折,但最終取得了成功。作為河南籍企業家,李牧胸懷博愛,積極回報家鄉和社會,他潔身自好,追求進步,從不沾染社會不良習氣,贏得了廣泛的贊譽,也因此被推選為廣東省河南商會副會長、河南省南陽市海外聯誼會副會長等,并入選“深圳豫商名人堂”。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深圳豫商期刊(2008-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