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時畫牛,長大含淚賣牛。成為“牛”人后,他俯身甘為孺子牛,并成為享譽海內外的公益人士。南陽農家子張繼山鉆研事業的牛勁,畫壇上的牛氣,猶如一部催人奮進的勵志“大片”。立志成為中國第一畫牛高手的畫家張繼山與牛有著不解之緣,同樣,他對于牛也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
□東方今報特派北京記者 奚春山
特約通訊員 于宙 楊勇/文
特派北京記者 張曉冬/圖
●“中原第一牛”
省委書記這樣評價他
2011年12月8日,張繼山為家鄉中原又辦了件實事。在他精心運作下,“中國畫虎第一村”——河南民權縣北關鎮王公莊村得到了免費在京布展的機會。
作為著名畫家,張繼山為何要幫助畫老虎的農民?
張繼山說,兩年前,他第一次去王公莊,被農民畫家們的作品所吸引,為農民畫家們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所感動。張繼山以敏銳的藝術眼光發現,民權的農民畫在形象和檔次上還有提升空間。
為幫助農民們提升藝術造詣,2011年6月28日,“九牛二虎藝術工作室”成立儀式暨張繼山畫展在“中國畫虎第一村”——民權縣北關鎮王公莊村舉行。
“九牛二虎”這個名字是有講究的,張繼山在中國畫壇有“真牛張”的雅稱,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薄松年稱,張繼山的牛畫既有形神兼備之妙,又具有筆情墨韻之美,予人以無窮的藝術享受和深刻的思想啟迪。
去年11月8日,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到畫虎村視察工作,有關部門特意邀請張繼山參加座談會。張繼山向東方今報記者回憶說,一見面,盧書記說,你就是“中國第一牛”吧!稍后,盧書記又說,你也是中原第一牛呀!
●牛犢不畏難 騎車往返40公里學畫
很多媒體在介紹張繼山時,都冠以“中國第一牛”的頭銜,他說自己與牛有緣,專業畫牛,立志于成為中國第一畫牛高手。
張繼山出生于南陽社旗縣橋頭鎮,幼年父親早逝。和別的農家子不一樣的是,張繼山從小就喜歡畫畫,張繼山回憶說,上小學時,自己在冬天窩身于三面透風的紅薯窖里,畫了一天,也不覺得冷。而家里和鄰居的黃牛,是他的主要寫生對象。
由于家貧,但為了張繼山有“出息”,媽媽經常東挪西借,有時提著幾個雞蛋去城里求人買。
小學五年級時,張繼山在中國少年報舉辦的少兒書畫大賽中拿到了一等獎,這下子,學校轟動了,左鄰右舍也對小張繼山刮目相看。
不怕吃苦的張繼山,上鄉里的初中時,遇到了人生中第一個專業人士,美術教師——王方。可令他苦惱的是王方老師只上了三周就調到縣里任教。
為了學畫,張繼山周日騎自行車往返40多公里去找王方老師學畫,天氣不好時,王方老師就留他在家里睡。
出于對他前途的考慮,王方老師不許他學國畫,因為將來考美術學院主要是考素描。但張繼山在王方老師畫國畫時偷偷學習國畫。
在一個周日,張繼山拿著自己偷學的國畫作品,請王方老師指點。王方驚呆了,自己的學生竟如此有靈氣,于是張繼山有了學習國畫的機會。
●煉就牛氣路
輟學一年體會牛
在王方老師的教誨下,張繼山立志要考上美術學院,但命運卻給了他當頭一棒。初中畢業那年,由于成績不好,沒考上高中。可要想上美院必須先上高中。上高中是張繼山那時唯一的愿望。他四處找熟人,希望能開個后門,然而親朋卻無力幫助他。
母親看到他傷心難過,就安慰道:“娃兒,要不你先到縣城去做點小工掙學費,明年咱再考。”
咀嚼著慈母的話語,張繼山背起行李,隨同村人到工程隊進城當泥瓦工,搬磚、壘墻……
這一年的輟學使張繼山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了牛。通過自己干農活,出大力,知道牛在農村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它吃青草,喝臟水,住破棚,拉著千斤犁,不惜血和汗,不惜皮和肉,一生辛勞何所求?但得眾生皆飽暖,糠糟草料苦也甜。
經過近一年的農村生活洗禮,轉眼又到了中招考試時候,可這次張繼山仍沒考上。當他無限懊喪時,一位同學告訴他:“你找熟人到縣二高做做工作吧,二高每年都招一些有專業特長的學生,即使文化課分不夠也錄取。”
找誰去做工作呢?這時,家中得知我有一個遠門表兄賀太松在縣二高教書。張繼山于是買了兩瓶酒,來到二高學校找到這位表兄。說明來意后,表兄記下我的考號,并說將“盡力爭取”。
可從那以后就沒有了消息,直到開學近一個月的一天,張繼山才拿到錄取通知書。上面寫著:“張繼山同學,根據德、智、體、美全面考核,擇優錄取的原則,你被錄取為社旗縣第二高中一年級新生……”
●甘為公益牛
行程3萬里書畫扶貧
1986年10月5日,學校為上高一的張繼山在校園內舉辦了個人畫展讓他的畫一下子轟動了縣城,也正是因為那次畫展讓張繼山深受啟發,從那一天起,他便堅定了畫牛的決心。
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中國畫研究院劉勃舒教授是當時的畫界泰斗 。張繼山懷著崇敬的心情給他寫了封信,附上自己的部分作品,并透露自己準備效仿大畫家張擇端,創作一幅以牛為主體的巨幅作品。
劉勃舒教授肯定他的藝術才華,但對巨幅作品提出異議,認為年輕人不易駕馭巨幅作品。
不承想,這倒激起了張繼山的牛脾氣。宿舍里沒法創作長卷作品。他晚上借住在一間面粉廠的廠長辦公室里,潛心作畫。張繼山歷時一月時間,創作出千牛圖巨幅作品。
當張繼山拿著140米長的千牛圖作品出現在劉勃舒面前時,劉勃舒震驚了。結果是張繼山得到了一位名師益友,在劉勃舒教授力薦下,張繼山憑借其藝術才能進了中央美術學院。
為了湊夠學費,張繼山和他母親含淚賣掉了家里的牛。張繼山還給陜西咸陽505集團總裁來輝武先生寫信求助,來先生也有過艱難的童年,很快給張繼山寄來3000元,解了燃眉之急。
投桃報李,成名后的張繼山立志于公益事業。2008年,他在全國書畫界中策劃了“書畫扶貧萬里行”大型主題活動,行程3萬余里,開了內地書畫扶貧的先河。
由于在書畫扶貧方面的特殊貢獻,自2003年以來,張繼山連續多次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張繼山說,在夢里他時常幻化出一頭瘦小的牛犢,這牛犢早熟、不竄套、不煩駕、有耐性、能吃苦、最爭氣,傲骨錚錚,一意前行,不待揚鞭,兀自奮蹄。(原標題:河南人在北京 “中原第一牛”畫牛悟牛 甘為公益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