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名翟,約公元前480年生于魯山,戰國初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軍事家、社會活動家。關于墨子的傳說在魯山縣廣為流傳。
魯山縣墨子文化遺址遺存遍布全縣7個鄉(鎮),現有墨子故里、墨子祠廟、墨子洞、墨隱寺、墨子城、墨子井、墨子著經閣、墨蓮池、墨廟村等歷史遺跡遺存20多處。墨子文化歷史背景獨特,遺跡遺存豐厚,典籍記載詳實,民間文化厚重鮮活,具有歷史的根源性和民間傳承的群眾性基礎。
魯山縣突出加強墨子思想的保護和傳承,全力打造“墨子故里”的文化品牌。2011年成立墨子研究中心并先后出版了《墨子在中原》、《墨子魯陽人考論》、《墨子里籍考論》、《墨學與和諧世界》、《墨學與現代社會》等專著,積極開展對墨子文化的挖掘、整理、研究與宣傳。為加強對外宣傳,擴大影響力,魯山縣委、縣政府先后4次舉辦國際國內墨子學術研討會,編印出版會議論文集;舉辦墨子文化高層論壇;投資200萬元拍攝了數字電影《墨子》,邀請央視4套拍攝專題片《墨子與魯班》。
2013年1月24日中國民協下發文件,命名魯山縣為“中國墨子文化之鄉”,并在魯山建立“中國墨子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