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隨著中秋、國慶雙節臨近,河南省第十二屆舞鋼水燈節水燈安裝工作現已全部就緒。近日,記者了解到,舞鋼市傳承中國水燈文化,不斷發展創新,精心打造的“舞鋼水燈節”這朵最精美的奇葩,集水燈觀賞、文化娛樂、民俗展示、旅游觀光為一體,已成為全國獨有、全省聞名的主題旅游文化節慶活動。舞鋼市還被中國民協命名為“中國水燈文化之城”。
舞鋼市生態優美,風光旖旎,旅游資源獨特。二郎山、九頭崖、燈臺架、五峰山、九龍山、祥龍谷六大景區與珠聯璧合的龍鳳湖交相輝映,魅力獨具。城市建設依山傍水,山水林城融為一體,被稱為“北國江南”、“中原明珠”。水燈文化不僅為該市旅游業增添了特色,也成為享譽省內外乃至全國的獨有精品品牌。
舞鋼水燈文化最早起源于放河燈的民俗,歷史悠久,有豐富的文化遺存和傳承。據舞鋼市有關人士介紹,從當地廣為流傳的“放水燈祈福國泰民安,謝禹王助民斬妖除怪”等民間傳說看,放水燈可追溯到大禹時代。到了宋代,中秋節放河燈的民間習俗已經興盛起來。每到農歷八月十五中秋佳節,當地百姓就地取材,制作出蓮花、南瓜、茄子等形狀的燈。夜幕降臨,皓月當空,伴著秋收的喜悅與期盼,人們來到河邊,將一盞盞河燈點亮置放河中,讓其順水漂流,以此寄托對親人的思念祝福之情,表達對幸福、平安的祈求,希望寄托于長長的流水,期望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祛病去災、幸福安康。
舞鋼市具有豐富的水資源優勢,石漫灘水庫——“龍泉湖”建成蓄水后,水在城中,城市臨水而立,山水林城一體,以水面開發利用成為該市發展旅游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生態休閑度假游,已成為中原地區不可多得的休閑旅游勝地。2001年,舞鋼市為進一步開發利用旅游資源,提高舞鋼在全省、全國的知名度,傳承淮河上游民眾在中秋節放水燈祈福的習俗,依托城水相依的獨特優勢,借助舞鋼中秋節放水燈賞月的傳統,舉辦首屆大型水上景觀燈展示活動——舞鋼水燈節。
首屆舞鋼水燈節以單位為主體,集全市上下之智慧,在沒有先例可循的情況下,制作出了各具特色的水燈;顒虞o以大型文藝演出、燃放煙火、民俗表演、書畫奇石根藝攝影展等來充實,這一民俗節慶形式,全國獨樹一幟,極富特色。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對舞鋼水燈節報道后,引發了良好的節慶效應,由此拉開了連續舉辦舞鋼水燈節的大幕。在水燈節期間,更是有上萬民眾自發在龍泉湖周邊燃放漂流燈,將水燈習俗傳承延續。舞鋼水燈節已成為舞鋼推介特色風光、展示旅游形象、搭建交流平臺、打造旅游品牌、促進旅游發展的有效載體,對舞鋼乃至平頂山旅游業都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據了解,舞鋼市在舉辦舞鋼水燈節的歷程中,探歷史本源,挖掘創新,提升水燈文化內涵。舞鋼市位于河洛文化、楚文化交匯地區,文化底蘊深厚,兼容吸納了南北文化的精華,融合本地民風習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間文化,而其中最具代表性又獨具特色的就是水燈文化。經過舞鋼市有關部門的調查發現,有特色的燈文化遺存有鐵山鄉找子營村的魚燈舞、武功鄉范莊村的云彩燈、刁溝村的鱷魚燈、田崗村的龍燈、魚燈、曹集村的走馬燈等。鐵山鄉找子營村等村莊扎制的魚燈、武功鄉范莊村扎制的云彩蝴蝶燈,既可以放入水中觀賞,也可進行花社表演;劉莊村、大程莊村及尹集鎮的一些鄉村扎制的蛤蟆燈能跳能動,放入水中,跳躍騰挪,活靈活現?梢韵胂蟮剑魇礁鳂拥乃疅粽宫F在人們面前時,該是什么樣的情境?隱含了具有豐富而多元的文化內涵,逐漸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其中,鐵山鄉找子營村魚燈花社舞已被列入“第二批河南省省級非物資文化遺產名錄”。
舞鋼市水燈的傳承延續,又逐漸出現了與之相關的口頭文學。據民間相傳,經搜集整理,舞鋼水燈傳說中流傳最廣的就是祈安康、共歡樂、謝神龍的傳說以及《放水燈》、《跟水燈》童謠等。“河燈亮,河燈明,牛郎織女喜盈盈”、“河燈一放三千里,妾身歲月甜如蜜”、“放河燈,今日放了明日扔”、“八月十五放水燈,引著雙龍到河中;游游玩玩心得勁,來年送個風雨順;游游玩玩心放寬,來年幫俺保平安;游游玩玩心高興,來年幫俺避災星;游游玩玩心里美,來年送個金扁嘴;游游玩玩心歡暢,來年送俺大瓦房。”這些表意直白,簡潔明快、朗朗上口的民謠和龍頭山、柳州城、禹王斬水妖等反映百姓祈愿美好的神話傳說,增加了水燈文化的厚重感。時代前進、歷史變遷,一些文學藝術工作者尋古看今,展望未來,不吝筆墨,贊美舞鋼,抒發情懷,創作了一大批文藝作品,為舞鋼水燈文化賦予了全新的內涵。
舞鋼市著力打造水燈文化民俗品牌,從原始的放河燈到大型水燈固定在水面上,“舞鋼水燈節”由延伸、發展走向創新。水燈的布展從分別制作,求得數量逐漸發展到走向市場化運作。引進專業團隊,專業技術,將中華彩燈傳統制作與現代工藝、新型光源、新材料結合,采用鋼架結構,絲架造型,彩色綢緞分色裱糊,部分噴繪飾面,配以霓虹燈、滿天星、LED等,實現形狀、聲音、光亮、色彩、動感的完美組合。每屆每組水燈的設計制作,都緊扣科學發展、建設成就、當地風貌、人文傳說等新時代內容,使之主題鮮明,形神兼備,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對接和融合,藝術性和觀賞性得到極大提升。同時,舞鋼水燈作為該市文化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水燈的展出時間也由中秋佳節、十一黃金周延伸到春節,使外地游客來舞鋼旅游、休閑度假、觀賞奇特的水燈文化,有更多的選擇。湖面上漂著七彩燈船,搖櫓劃槳;繁若天上群星的河燈隨波而漂,搖搖蕩蕩;天空中孔明燈、紙鳶燈隨風飄蕩。獨具地方特色的、多姿多彩的水燈文化,讓游人獲得最大限度的享受。2010年,第十屆舞鋼水燈節被提升為省級節慶活動。
舞鋼市加強水燈文化的保護管理,讓“舞鋼水燈節”更具有地域特征,更具有唯一性,該市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正式提出申請,注冊“舞鋼水燈節”商標;向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申報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經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審核,認定舞鋼水燈節為“連續舉辦水上景觀燈展示屆數最多的活動”,并頒發了證書。經過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的嚴格考察審定,舞鋼市被命名為“中國水燈文化之城”。
據舞鋼市旅游局局長高麗鵬介紹,河南省第十二屆舞鋼水燈節將以“‘三化’協調發展,構建和諧舞鋼”為主題,選題廣泛,圍繞黨的十八大、“神九”飛天等重大題材和舞鋼市以新型城鎮化引領“三化”協調科學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制作大型組燈21組。飛躍發展的新美鋼城同美麗的神話與傳說共同構成一幅靚麗的畫卷,展現舞鋼魅力,提升舞鋼形象。讓前來舞鋼觀光旅游的客人盡享豐盛的文化大餐。
舞鋼市委書記高永華告訴記者:“舞鋼市樹旅游強市理念,增強旅游文化軟實力,傳承水燈地域文化,促進旅游、文化、文藝和民間習俗的融合,把豐富的旅游文化資源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叫響‘舞鋼水燈節’這個文化旅游節慶活動品牌,提升舞鋼市的知名度和文化影響力,推動舞鋼經濟社會健康快速發展。”
圖:河南省第十二屆舞鋼水燈節今日開幕。本屆水燈節共制作21組大型水燈,配以聲、光、電等科技手段,使該屆水燈更絢麗多彩。圖為已經安裝完畢的部分水燈(9月25日攝)。王崗攝(原標題:舞鋼市著力打造水燈文化民俗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