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寶豐縣商酒務(wù),老輩人都說是因牛而成的村。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放牛的,經(jīng)常把牛趕到“汝海之南,應(yīng)邑之野”放牧。有一天不知何故,放牛人躺在草地上睡著了,一覺醒來,已是夕陽西下,牛群不知跑向何方。他趕緊循跡尋找,到了晚上,才找到了一半,只好先趕回家,等第二天再尋。第二天,牛的主人五更就離開家,一路尋找著來到了一個土地肥沃、綠草遍野的空曠之地,地里還有一口泉眼向上噴水,泉水清可見底,急速地向東流去。這時他正走得口渴難耐,俯身趴在泉邊就飲,泉水甘甜爽口,真是一處風(fēng)景宜人的好地方!他丟失的那一半牛正在泉邊的草地上吃草。他深深地被這片寶地吸引了,于是用樹枝編織籬笆,就地把牛圈了起來,然后回家和孩子老婆商量,將家中的牛留給兒子放養(yǎng),自己帶著老婆來到新地立家。從此這片土地就有了人家,經(jīng)過生養(yǎng)繁衍,變成了小村,就是后來的商酒務(wù)村,那口泉就是后來村邊的金家泉。
后人為了紀(jì)念村子的來歷,就在原來牛舍的地方蓋了一間房,坐東朝西,在迎門的墻上畫了一頭牛的像,下面放了個條案,條案上面放了幾個香爐,把牛供奉起來,這間房子被稱作牛王爺廟。村民認(rèn)為,牛王能保佑村子和百姓平安,能帶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能讓村民過上幸福生活。所以,村上有個規(guī)矩,像家族修家譜一樣對待牛王爺廟,三十年(甲午)一小修,六十年(甲子)一大修,祖輩沿襲。小廟一直保留到1958年,村里修東西街時,將其拆除。現(xiàn)在村里上點(diǎn)年紀(jì)的老人都對牛王爺廟記憶猶新。
商酒務(wù)人認(rèn)為是金家泉引來了牛,牛引來了人,有了人才建起了村,因此祖祖輩輩都對金家泉非常鐘愛,對牛格外尊崇。每年的正月十六,還有人拿餃子喂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