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平頂山 >> 傳統文藝 >> 文藝知識 >> 瀏覽平頂山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老汝州的曲劇

2013/5/6 10:11:34 點擊數: 【字體:


    鄭鐵爐村是河南曲劇奠基人朱萬明的故里,是河南曲劇的發祥地,在曲劇的發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河南曲劇從誕生至今已有八十多年的歷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是中國地方戲劇一朵璀璨奪目的奇葩。

    上世紀20年代,朱萬明在多年的演出實踐中,對汝州小調曲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和創新,吸收了南陽大調曲的優秀唱法,形成了以汝州小調曲為基礎的河南曲劇音樂體系。1926年5月18日,朱萬明等帶領“臨汝縣同樂高蹺曲子班”應邀到登封出演,因下雨泥濘,第一次甩掉高蹺登上舞臺,為當地群眾獻上了一臺新穎別致的高臺戲,河南曲劇從此誕生。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朱萬明與常香玉、陳素真、朱六來4人同時被授予“榮譽獎”,成為當時河南戲劇界僅有的4位最高榮譽獲得者之一。

    朱萬明的故居在鄭鐵爐村東南的水塘邊,整個宅院綠樹匝地,南屋是他曾經居住的兩間土坯房,堂屋的桌上放著他的畫像,墻上至今還掛著他使用的一把曲胡,通身黝黑發亮、琴桿上留有凹痕,這是他在長期演練、伴奏的過程中用手指磨下去的。這把曲胡跟隨著主人見證了河南曲劇的演進和發展歷程,是朱家的傳家之寶。

    朱萬明的兒子朱洪福今年已經90歲了,身板硬朗,精神矍鑠。鄭鐵爐村的村民們無不以朱萬明而自豪,在這千余口人的山村里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上至花甲老人,下至懵懂頑童,哪個都會哼上三板五板。該村群眾自發成立了曲劇團,演員由愛好曲劇的村民組成,團長由朱洪福擔任。平日里三五成群經常聚集在一起切磋技藝,排練節目。每逢農村集會和傳統節日,他們搭起簡陋的戲臺,敲起鏗鏘的鑼鼓,拉起悠揚的曲胡,唱起地道的曲韻。曲劇在這里有深厚的底蘊和強大的生命力,真可謂“曲聲載道”。

    曲劇從這個小村莊走向河南,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繼承、創新和發展,進而在陜西、山西、甘肅、內蒙、河北、安徽、江蘇、湖北等10多個省區廣為流行!蛾惾齼伞、《風雪配》、《寇準背靴》、《卷席筒》、《李豁子離婚》等優秀劇目為廣大戲迷耳熟能詳,同時也造就了在全國享有盛名的張新芳、王秀玲、馬騏、海連池、周玉珍、胡希華等一大批表演藝術家。

    “老汝州的曲劇——地道貨”,這句在汝州城鄉廣為流傳的俗語,道出了汝州人對曲劇的自豪和摯愛!驹瓨祟}:老汝州的曲劇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戲劇網 作者:馮洪波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從墨家“說書”到馬街書會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