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開始了,第一個劇目是現代戲《十八大精神暖人心》,反映的是村民們學習十八大精神后的喜悅心情,這是該村業余作者馬國平編寫的小戲劇。接下來演出的是古裝劇《三拜花堂》。該團的閨門旦李書平靈巧多姿的身段,女黑頭周秀珍渾厚洪亮的嗓音,引來圍觀群眾們的陣陣掌聲和喝彩聲。
據玉皇溝曲劇團團長李書平介紹,今年春、燈節期間,他們將在本村和外鄉演出15場戲,幾乎天天都有臺口。
玉皇溝村是河南曲劇的發源地之一,這里的村民大都喜歡唱戲。據說,解放前,玉皇溝村老一輩曲劇演員鄧金北男扮女裝,他演出的曲劇《游龜山》曾叫響河南、湖北、安徽三省,留下了“寧挨三扁擔,舍不了金北的游龜山”的美談。五、六十年代,因生活水平太低,戲曲在玉皇溝村曾一度被冷落。
改革開放后,由于政策對路,生活水平提高,這里的村民又唱了起來。他們不但喜歡唱戲,而且勤勞苦干,不少村民種煙葉、果樹,搞蔬菜大棚等提高了收入。為了劇團發展,玉皇溝村村民們自發捐款5000多元增添戲劇設備,用于劇團發展,并請來了導演,劇團一天天壯大了,演出也越來越像樣了。去年,汝州市文化部門又給該村配備了價值30000余元的戲劇服裝、樂器等。
經過了解,該村的演員大多是留守婦女,丈夫外出打工,她們在家里一邊種地一邊唱戲。早晨,她們常在小河邊練嗓子,做飯時,圍著灶臺抖“水袖”。在導演的指導下,玉皇溝曲劇團演員的演出水平一天天提高,近兩年經常應邀到外鄉、外縣演出,每人每天能收入100多元。(趙永恒 桂焱煒 王小法)【原標題:汝州:玉皇溝曲劇團唱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