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出來滿天霞,五色彩云照南洼……”10月28日,記者來到寶豐縣馬街村馬街說書研究會會長張滿堂的河南墜子傳習所,看到該村雙胞胎姊妹陸書娟、陸文娟正在老師的指導下練唱河南墜子《摘棉花》。這是寶豐縣保護傳承說唱文化的一個小鏡頭。
寶豐縣現有以馬街書會為代表的各級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40多項,其中說唱類保護項目如平調三弦書、風攪雪墜子書等更是獨領風騷。 “每年馬街書會期間,全國各地的說書藝人都會聚寶豐。但是書會一過,人們的曲藝熱情就減了不少。為了讓更多的人愛上曲藝、享受曲藝,為馬街書會增添新活力,縣里開始建曲藝傳習所。”寶豐縣文化局的負責人說。
據悉,寶豐縣目前正在編制《寶豐縣說唱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規劃綱要》,已篩選出民間文學、曲藝、戲劇、傳統音樂、傳統舞蹈等30多個項目,擬定建設86個傳習所。其中7個傳習所已經正式掛牌并開始了傳習活動。
時下,非遺保護、生態文化、傳統古村落、名人舊居等十分專業的名詞術語,已成為寶豐縣干部群眾、老人小孩耳熟能詳的常用語。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工作在該縣開展得熱火朝天。(原標題:寶豐:想學說唱藝術 請到非遺傳習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