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三門峽 >> 歷史傳說 >> 傳說與品牌 >> 瀏覽三門峽

仰韶花開正當時——河南省澠池縣文化產業發展異彩紛呈

2014/3/26 10:11:21 點擊數: 【字體:

    龍年伊始,古老而悠久的仰韶大地處處春意盎然。 走進被文化部命名為“文化新聞采訪基地”,被河南省文物局命名為“文物復仿制基地”的河南省澠池縣仰韶彩陶仿古研究所,民間藝術家們正在認真的制作“仰韶彩陶”系列工藝產品。與此同時,總投資6000萬元,占地面積55000平方米,集大劇院、科技館、電影廳、民俗文化展示中心、曲劇團排練中心、青少年宮等為一體的澠池文化藝術會展中心建設納入縣委、縣政府重點建設項目,各項工作正在加緊進行......

    如今的澠池縣,大打文化旅游牌,著力建設文化強縣,一股股文化熱浪撲面而來,一幕幕“文化大戲”精彩上演,文化產業逆勢上揚,文化事業日益繁榮,城鄉群眾文化生活變得豐富活躍起來。

    “我們依托獨特的文化資源優勢,大力實施“文化育縣”戰略,以打造“仰韶文化、和諧文化、澠池曲劇”三張名片為核心,以培育、發展、壯大仰韶文化為龍頭,以仰韶文化博物館、仰韶村文化遺址保護、仰韶文化遺址主題公園建設為重點,以澠池仰韶文化園發展有限公司為載體,緊緊圍繞沿黃文化長廊和豫西文化長廊建設,示范帶動文化產業穩步發展,推進文化資源大縣向文化強縣轉變。”澠池縣委書記薛蒙林堅定的說。

    高位規劃,讓文化科學發展

    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科學規劃是重要的基礎和前提,直接決定著產業發展方向、結構、速度、質量和效益。為此,該縣專門成立了以縣委常委任組長的文化旅游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進一步發展文化產業的意見》、《文化育縣戰略實施意見》、《澠池縣文化產業投資指南》、《澠池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等一系列文件,把文化產業發展納入全縣“十二五”總體規劃,提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縣發展文化產業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主要舉措、優惠政策、組織領導等方面的具體意見。同時,還專門聘請北京任道國際策劃有限公司等專業規劃機構,以仰韶文化、和諧文化為主題,對澠池縣城市主題定位與區域經濟整體進行策劃,就全縣文化產業的發展定位、發展方向、包裝營銷等進行全方位策劃,確定了“千年和諧之都、仰韶文化圣地”和“世界仰韶產業基地”的發展定位,為澠池縣文化旅游產業的長遠發展奠定科學的規劃基礎。

    突出亮點,讓文化獨具特色

    澠池是仰韶文化的發祥地,同時擁有獨特的地域文化資源。如何充分挖掘當地寶貴的文化資源?2009年,澠池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提出了以打造“仰韶文化、和諧文化、澠池曲劇”三張名片為核心的“文化育縣”的戰略決策,深入推進文化產業大發展。

    ——深度挖掘文化內涵,打造仰韶文化名片。仰韶文化是澠池知名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一張城市名片。為了弘揚仰韶文化,該縣先后進行了一系列推介活動。2009年底,該縣組織的“仰韶文化展”亮相北京第八屆宣南文化節,引起了首都各界的熱烈反響。2010年8月,由河南省文物局、三門峽市人民政府、瑞典禾天歐洲集團、澠池縣仰韶文化博物館和澠池縣仰韶村彩陶坊聯合舉辦的首屆中國仰韶彩陶文化展在瑞典馬爾默市開幕。此次展覽是仰韶文化發現八十九年來第一次走出國門,在仰韶文化的發現者安特生的故鄉舉辦的這次特殊紀念意義的展覽,對宣傳光輝燦爛的華夏文明,提高中原文化產業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2010年9月,該縣與海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聯合拍攝了以弘揚仰韶文化為主題的電影《留住桃花塬》。該劇濃縮、展示、推介了澠池縣的秀美山川、自然風光,反映了澠池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成果。2010年11月8日,該縣又在鄭州成功舉辦了“仰韶文化周”,為進一步擴大仰韶文化的影響,增強仰韶文化的輻射力和影響力產生了積極影響。 2011年11月份,在仰韶文化的發祥地——河南省澠池縣圓滿舉辦了仰韶文化發現90周年紀念大會暨首屆仰韶文化節,國家、省、市有關領導、瑞典嘉賓等國際同仁、海內外資深專家學者、文化名人、知名企業家1000多人,以及100多家國家、省、市媒體會聚澠池,共謀發展。活動包括“仰韶文化發現九十周年”系列郵品發行式、“仰韶之光”大型文藝晚會、中瑞文藝交流展、仰韶文化旅游產業博覽會、仰韶文化發現90周年紀念大會、仰韶文化發現九十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仰韶文化博物館開館儀式、萬洋國際商貿城奠基暨經貿合作項目簽約儀式等議程,內容豐富,影響深遠。“仰韶”、“文化”、“澠池”、“發展”等詞再一次成為學界和媒體、網絡關注的核心,進一步確立了仰韶文化作為華夏文明之源、中國核心文化的重要地位,提高了澠池作為仰韶文化發祥地的影響力,為推動澠池乃至豫西文化產業發展創造了優越的文化環境。

    ——借助歷史文化資源,打造和諧文化名片。秦趙會盟、將相和的故事,演繹了弘揚和諧的千古佳話。澠池縣作為這些歷史故事的發生地,高度重視和諧文化建設。該縣創立的、被譽為“澠池模式”的信訪評估制度,受到中央和省委領導的肯定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該模式的關鍵在于,在作出重要決策、實施重大項目或進行重要人事任免之前,通過召開聽證會等形式,充分聽取群眾意見,把大量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弘揚民族傳統藝術,打造澠池曲劇名片。澠池曲劇有著悠久的歷史,涌現了以馬琪、周玉珍為代表的著名曲劇表演藝術家,多次參加省以上藝術賽事并屢獲大獎。由該縣曲劇團自編自演的現代戲《仰韶女兒》,多次進京、赴省匯報演出,并被省文化廳確定為全省唯一一家縣級劇團重點加工劇目、被省委宣傳部評為省“五個一”工程獎后,再次創作了《韶樂》、《澠池會》兩臺精品節目并在仰韶文化節期間進行了展演,深受省內外領導和專家的好評。特別是新編排的大型古裝歷史劇《澠池會》,得到了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盛華仁的高度贊揚。現代戲《柜臺內外》兩度進京演出。現代戲《萬水千山》等被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多次播出。幾年來,該縣曲劇團足跡已遍布豫、魯、晉、陜等山鄉農村,每年演出300場以上。

    持續投入,讓文化惠及大眾

    在澠池縣天池鎮張呂村的農家書屋里,正在看書做筆記的青年農民王洪濤掩飾不住喜悅之情:“我種了5畝多朝天椒,以前技術含量不高,產量總是上不去。自從農家書屋建成以后,我沒事時就常常來看些資料,學到了很多知識,不產但量上去了,質量也明顯有所改善。”

    從2008年啟動農家書屋建設以來,澠池縣委、縣政府按照“政府組建,鼓勵社會捐助,農民自主管理,創新機制發展”的工作思路,堅持貼近農村、方便農民、服務農業的原則,把農家書屋建設列入議事日程,納入文化事業發展規劃,統籌安排,合理布局,用社會注意先進文化占領農村文化陣地。目前,全縣235個行政村全部建成農家書屋,總投資470萬元,每個農家書屋配備圖書1200余種、1500余冊,音像制品100余種、500余盤,報刊4種,期刊20余種,同時還配置了書柜、書桌、椅子、報刊架等設備,建立了各項管理制度,實現了“低標準、廣覆蓋”的目標,從根本上解決了“買書難、借書難、看書難”的問題。澠池縣新華書店通過擴大陣地網絡、購銷精品圖書等方式,不斷擴大業務量,年銷售額達1200萬元,全縣人均購書37元,進入全省十強。同時,還在縣城總店和鄉村分店開辦讀者俱樂部9個,發展會員7000余名,年收入10余萬元。

    與此同時,該縣還專成立了專門的文化產業辦公室,在全省縣一級率先設立了每年300萬元的文化產業專項資金和每年200萬元的旅游發展基金,。在積極申報2011年度省級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的同時,由縣文產辦、財政局、發改委、旅游局等部門,綜合實地考察情況,確定項目進行扶持,使得文化旅游產業走上了健康有序的發展軌道。

    夯實基礎,讓文化事業繁榮

    文化事業大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澠池縣把滿足群眾基本文化需求納入文化產業總體發展規劃,下大力氣加快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一是投資1133萬元,建成了占地42畝,建筑面積達8600平方米“三位一體”的澠池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二是規劃建設仰韶文化園。仰韶文化園位于澠池縣仰韶鄉仰韶村,該園規劃圍繞“千年和諧之都,仰韶文化圣地”的澠池主題,以仰韶文化博物館、仰韶村遺址保護規劃實施、仰韶文化遺址公園建設為核心,按照仰韶文化旅游軸線、體驗軸線、延伸軸線等“三帶三軸多節點”的空間架構,整合曹端墓、清代民居、自然沖溝黃土地貌等人文和自然景觀,建成后將輻射帶動、系統整合周邊文化產業發展潛力區。該園設計按國家5A級景區標準打造,計劃占地面積12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5—8億元,計劃分三期(5-8年)完成。作為仰韶文化園一期工程核心項目之一的仰韶文化博物館已于去年仰韶文化節期間隆重開館,其他項目進展順利。三是將文化藝術會展中心建設納入縣委、縣政府重點建設項目。會展中心估算總投資6000萬元,占地面積55000平方米,包括大劇院、科技館、電影廳、民俗文化展示中心、曲劇團排練中心、青少年宮等,目前已確定總體設計方案,選址已結束,土地征用已上報待批。四是總投資3000萬元的澠池縣廣播電視網絡中心主體已完工,網絡中心建成后,其硬軟件設施將達到全省縣級一流水平,主要承擔廣播電視節目的拍攝、制作、播出、傳輸、發射、演播演藝等任務,對全縣文化產業的發展,提高全縣人民的文化生活質量起到最直接、最有效的促進作用。同時,該縣在12個鄉鎮和235個行政村均建起了文化站和農村文化大院的基礎上,被文化部和財政部確定為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試點縣,建起了文化資源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12個鄉鎮和235個村級服務點。截至目前,培訓新型農民和返鄉農民工25000人次。其中,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班10期,轉移輸送勞動力8000余人。

    整合資源,讓文化產業發展

    “覽勝少奇舊居、接受傳統教育、體驗紅色修養......”去年,被河南省紀檢委、省委組織部命名為“河南省黨員干部黨性黨風黨紀教育基地”,目前已接待省內外干部群眾、青少年學生10萬多人,接待各類參觀團體1000多個。以“澠池劉少奇舊居、八路軍澠池兵站舊址、豫西特委會議舊址等為主題的紅色經典游正聲名鵲起、漸入佳境。

    澠池是仰韶文化的發祥地,同時擁有獨特的地域文化資源。提高文化資源利用率,實現文化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轉變,是澠池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根源所在。該縣依托優美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歷史文化景觀,整合資源,走文化與旅游“聯姻”開發之路。初步建成了仰韶文化博物館、仰韶大峽谷風景區,開發了以劉少奇舊居、八路軍澠池兵站、豫西特委會議舊址為中心的紅色旅游線,以仰韶文化遺址、秦趙會盟臺為中心的文化旅游線,以仰韶森林公園、仰韶大峽谷為中心的山水風景旅游線,以仰韶杏花節為媒的農業生態觀光游,以仰韶酒業公司、仰韶水泥集團、仰韶玻璃有限公司等知名企業為中心的工業觀光游。同時,培育形成了仰韶彩陶、仰韶石藝、黃河奇石、坻塢貢米、仰韶貢餅、仰韶酒、仰韶油茶、石榴、柿子醋、仰韶大杏、老土布、玫瑰茶、玫瑰精油等一系列名優產品,目前,以仰韶命名注冊的商標達140余種,初步形成了以仰韶文化藝術傳媒有限公司、韶韻軒旅游商品開發有限公司和仰韶文化藝術品雕刻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文化產業龍頭企業。

    適宜的土壤,辛勤的澆灌,使得澠池文化產業百花園枝繁葉茂、芬芳四溢。目前,該縣有文化產業和與文化產業相關企業、門店70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仰韶文化品牌為代表的旅游文化產業,以黃河奇石、書畫、彩陶為代表的工藝美術產業,以圖書音像為代表的文化制品銷售產業,以設計制作為代表的包裝裝潢產業,以有線電視網絡和電視廣告為代表的傳媒服務產業,以娛樂消費、體育健身為代表的休閑娛樂業,以中小學生輔導、學習一條龍服務為代表的民辦“準家長”式文化產業,以網絡服務和信息咨詢、文化創意為代表的新興文化產業等八大產業體系。據統計顯示,2011年,全縣文化產業年銷售經營額占全縣GDP比重的2.4%以上,文化產業經濟的高位運行,為全縣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

    我們相信,文化旅游產業的大發展、大繁榮,必將成為澠池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亮點!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商都網(2012-05-3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