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的時候,有個老頭死了老伴,留有一兒一女,老頭辛勤勞動,總算把兩個兒女養大,并給兒子娶了媳婦,成了家,老頭臨終時,把兒子和女兒叫到床前,囑托說∶“我勞累了一輩子,沒有給你們留下什么家產,只希望你們好好地過日子,我死后心也安了。”接著對女兒說::“你要聽哥哥的話,不要惹他生氣。”兄妹二人含淚答應后,老頭即安詳地閉上了眼睛。
埋葬了父親后。開始一家人還過得和睦,但時間一長,嫂子卻變了心腸,百股虐待妹妹,讓她吃剩飯、穿破衣、有時還動手打罵,妹妹為了不讓哥哥生氣,強忍著悲憤,把淚往肚里咽。不肯向哥哥訴說,哥哥為了一家人的生活,一天三響,不停地干活,心里雖說痛愛妹妹,但無暇照顧。
有一天,嫂子又打了妹妹一頓,妹妹獨自跑到父親墳前,放聲痛哭。她從中午一直哭到日落西山。但狠心的嫂子,不聞不問。哥哥干活回來,聽見哭聲,拐到父親墳前一看,原來是妹妹在哭。急忙追問,妹妹為了怕惹哥哥和嫂子生氣,只是哭,不肯說,無奈哥哥追問不放,只好說了實情。兄妹二人抱頭痛哭一場,隨后,哥哥擦了眼淚氣憤地說∶“妹妹不要哭,我回去給妹妹出氣。”妹妹說:“哥哥你不要忘了父親的遺言,這個委屈我受得了。”兄妹又是一場痛哭。
從此以后,哥哥下地干活,總提前回來,幫干家務活,減輕妹妹負擔。可那狠心的嫂子,不僅變本加厲,打罵妹妹,而且干方百計想把妹妹趕出自己的家門。
一天晚上,嫂子對丈夫說:“妹妹已長大了,該給找婆家了。”丈夫說:“我要給妹找個稱心如意的婆家,不然的話,對不起死去的父親。”嫂子說:“我是說咱還得給她賠嫁妝呀。”丈夫說:“那是當然,妹妹累死累活地給咱干,不給她賠套好嫁妝,怎么能對起她呢。”嫂子心中不滿,但卻沒說出口,隨后改口說:“睡吧,明天讓妹妹去種麻,你就不要去了。”丈夫答應了,但他不知這是一條惡計,就呼呼地睡著了。
第二天,哥哥去別處干活,嫂子把炒熟的一袋麻籽交給妹妹,未炒的一袋麻籽交給兒子,并說:“誰的麻先出來,誰就回家”。姑侄兩個拿著麻籽下地了,嫂子望著遠去的小姑的身影,奸笑著說:“我看你回來!”
姑侄兩個走在路上只盼把麻種上,早點出來早點回家。走著,走著,貪吃的侄兒,先從姑姑的袋里抓了一把麻種,大口地吃了起來,邊吃邊說:“好香啊。”接著又從自己的布袋里抓了一把,剛一嚼就叫了起來∶“姑姑,我的麻籽怎么沒有你的麻籽香呀,咱倆換一下吧!”好心的姑姑答應了侄兒的要求,把麻籽換了過來。
姑侄兩個把麻種上后,坐在地頭等侯麻籽出芽,過了幾天,姑姑種的麻出來了,就先回了家。而侄子種的麻籽還是原樣,沒有生芽,侄兒只好一邊焦心地等著,一邊朝南喊∶“姑姑!等等!”時間長了,種在地里的麻籽發霉了,永遠出不來了,而侄兒也永遠回不了家,后來變成了一只灰色的小鳥,-直悲切地叫著“姑姑!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