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三門峽 >> 歷史傳說 >> 紅色革命故事 >> 瀏覽三門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中流砥柱顯崢嶸 ——記豫西二分區、二地委、二專署的抗日活動

2013/5/28 15:23:51 點擊數: 【字體:


    1944年春,日軍決定發動豫湘桂戰役。4月18日,日軍糾集其華北方面軍97600余人,向河南正面戰場發動進攻。至5月9日,日軍相繼攻陷鄭州、許昌、漯河等地,繼而新安、澠池、洛寧、陜縣、盧氏、靈寶、洛陽等地相繼淪陷。
    
    5月11日,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向河南發展的方針的指示》。7月25日,中共中央向北方局、華中局和山東分局發布了向河南敵后進軍的命令。9月初,皮定鈞、徐子榮率領太行軍區3團、35團共1700人組成豫西抗日先遣支隊,進入豫西嵩山地區。11月6日,劉聚奎率領太岳軍區18團、59團共1500余人組成豫西抗日第二支隊渡過黃河,深入洛陽以西新安至澠池間隴海鐵路南北地區發動群眾,團結抗日。12月下旬,河南區黨委副書記兼軍區副政委劉子久,率領干部隊和晉綏第六支隊一部抵達豫西,與第二支隊會合。
    
    1945年1月2日至6日,洛寧李桂吾、賀澍三和澠池上官子平3支地方抗日武裝,在陜縣觀音堂、宮前一帶與頑軍喬明禮部和張廣居部激戰。李桂吾、賀澍三、上官子平向八路軍求援。劉子久、韓鈞、劉聚奎、賀崇升率領二支隊18團、59團和六支隊,向頭峪、宮前一帶頑軍進擊。張廣居部被殲,喬明禮部向西南逃竄。在短短的兩個月時間,八路軍解放了新安、澠池、陜縣、洛寧等縣大部地區,解放人口100余萬,收編地方武裝4000余人(槍),打開了洛陽以西的抗日局面。
    
    1月中旬,劉子久在澠池縣南南莊主持會議,決定成立豫西二地委、二分區、二專署。劉聚奎任地委書記兼分區政委,韓鈞任軍分區司令員,賀澍三任專署專員。二分區轄澠池、陜縣、新安、宜陽、洛寧、孟津6縣,駐澠池西村一帶。二分區下轄各縣相繼建立了縣委、縣政府和縣大隊。澠池、陜縣、新安、洛寧等縣先后建立了一批區級黨委,對轄區地方武裝進行了統一改編,澠池上官子平部編為分區獨7旅,洛寧李桂吾部編為分區獨8旅。2月下旬,豫西二地委決定將隨營學校改為豫西公學,地點設在澠池楊村、南段村一帶。該校培訓學員3期,達1 000余人,學員畢業后被分配到地方和部隊擔任基層領導。
    
    為了廣泛發動群眾,建立鞏固的抗日根據地,澠池和陜縣縣委、縣政府派出一批干部,到各村宣傳發動,建立農民協會組織,逐步開展合理負擔、減租減息和倒地運動,減輕了農民負擔,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在根據地內征收出入口稅,擴大財源,增加收入。
   
    5月26日,趁二分區主力外出作戰之機,上官子平率部在澠池縣12處同時叛亂,捕殺共產黨員。澠池縣委書記王舟平、副縣長張君英、獨7旅參謀長白云等42位同志壯烈犧牲。28日、29日,陜縣警衛中隊隊長周子濤、陜澠獨立大隊隊長史漢三相繼叛亂,陜縣黨政干部犧牲32人,縣、區政權遭破壞。6月26日至7月3日,獨8旅旅長郭連杰、團長趙連治也先后叛亂。上述叛亂,史稱“豫西事變”。事變發生后,二分區迅速從宜北、洛寧調回部隊主力進行平叛。經過洛寧的刀環寨、澠池的李莊寨和陜縣的觀音堂3次戰斗,平息了叛亂,穩定了局勢。日軍投降后,為了和平解決國內問題,中央決定放棄包括豫西在內的8個解放區。豫西二分區干部戰士北渡黃河,撤至太岳軍區。
    
    豫西抗日根據地崛起中原,建立了包括二分區在內的6個分區,抗擊和牽制了日偽軍大批兵力,溝通了陜北、華北與華中的聯系,有效地配合了全國抗戰,為奪取全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三門峽市檔案信息網 2012-9-20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馬跑泉事件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