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咨(1813一1858),字圣俞,號哂予,江蘇武進(常州)人,穎悟過人。年十四,立毾登毛上作篆字,勁老有法。從李兆洛游,通六書之學,精篆、隸、鐵筆。花卉、魚鳥,生動流美,取法惲壽平而出己意,刻印尤精。為清代道光以來卓有成效的篆刻大家。有《續三十五舉》及《適園印存》行世,為世所重。
此扇水墨雙鉤為之,拳石數枚,一凌波仙子戛然出于石間,枝葉左右舒展如美人春風,花蕊如聞其香。極青藤、白陽之遺意。款為:道光己丑清和月擬張亞室筆意為伯英仁丈雅拂,吳咨私印。
道光己丑為道光九年,即1829年,吳咨生于1813年,以此推吳咨十六歲所作。與典載“年十四,立毾登毛上作篆書”當合。吳咨傳世作品不多,曾見《石濤畫集》中有為苦瓜和尚題跋,點劃輕盈、蔚然古風。而十六作此,絕無僅有!
時間翻到2009年,書法家吳行見到此扇面,感慨萬千!恭恭敬敬在左邊寫下二行半小楷。便有了二百年的二吳對話,二百年的二吳握手。
此時浮雨濕衣,春事濃!
吳行,字硯之,后號復生子,中國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書協副主席,號蘭亭七子書法狀元。金易文/攝【原標題:二百年的二吳風流——吳咨與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