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遺址是人類文明文化遺產的精華,是構成我國古代文明史史跡的主體。長期的歷史積淀,在三門峽這塊熱土上,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和蘊含著眾多歷史信息的大遺址。隨著北陽平遺址群靈寶西坡新石器時代墓地被定為200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三門峽再次譜寫保護大遺址的新篇章——

正在規劃中的北陽平大遺址。
三門峽地處豫、秦、晉三省交界處的黃河之濱,是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的滄桑給這塊古老神奇的土地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獨特的區位優勢使三門峽歷史文化遺產呈現出濃厚的地域性及多樣性。特別是地下文物,以數量多、面積大、分布廣、品位高、內涵豐富而聞名。全市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685處、遺址類400多處。其中有許多大型遺址在我國考古研究和文明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仰韶村遺址,開啟新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之先河。廟底溝遺址,承仰韶、接龍山,被考古界稱為“廟底溝類型”。虢國墓地遺址的考古發掘,兩次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虢國上陽城遺址,是我國目前已發現的西周時期三大城址之一。北陽平遺址群,密度大、分布廣、價值高。據最新普查成果顯示,共有50處新石器時代遺址,被列入“十一五”期間全國百項大遺址保護總體規劃。這些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反映了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歷史,體現了華夏民族博大精深的優秀文化。正因為我們不斷地保護和利用了這些大遺址,才使三門峽的城市品位和影響力不斷提高。
大遺址的概念,是我國最近10年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提出來的。它專指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中規模特大、內涵豐富、文物價值突出的各類大型遺址、遺跡。大遺址由文化遺存本體和環境組成,主要包括聚落、城市、宮殿、陵寢、喪葬、軍事、水利、手工業、交通、石器地點等歷史文化遺存。其主要特點是:遺存豐富、歷史信息蘊含量大、現存景觀宏偉且年代久遠、地域廣闊、類型眾多、結構復雜等。近幾年,國際上又提出線型大遺址(如長城、大運河、秦直道、絲綢之路等)的概念。所以,大遺址是中華民族文明與文化發展的珍貴遺跡,在整體價值上可謂我國幾千年文明發展史的主要載體,具有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價值與地位,是國家文化資源的精髓。三門峽有許多著名的大遺址,都具有上述特點和價值,以新石器時代及周秦時期最為典型。前者以仰韶村遺址、廟底溝遺址、北陽平遺址群為代表,后者以虢國墓地遺址、上陽城遺址、靈寶函谷關、秦人墓葬群為典型。這些遺址不僅在河南,而且在全國都是研究同時期歷史文化的代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價值不言而喻。
幾年來,三門峽共吸納社會資金2億多元,用于大遺址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北陽平遺址群內黃帝陵區的開發和保護,陽平鎮政府投資3000多萬元。函谷關遺址的保護和開發,靈寶市有關部門先后投資2000多萬元。李家窯遺址的保護和綠化,市政府投資3000多萬元。對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虢國墓地遺址的開發利用工作,我市采用保護與展示相結合的辦法,爭取各級財政共同投資4000多萬元,2001年4月21日在遺址上建成了一座占地150畝、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擁有5個專題展館,設計新穎獨特,設施完善的專題性遺址博物館——三門峽虢國博物館,使該遺址得到永久性保護,而且成了三門峽旅游的一個響亮的品牌。
李家窯上陽城遺址地處三門峽市區中心,為科學利用這塊“黃金”地帶,市政府先后征地300多畝,投資3000多萬元,在李家窯遺址重點保護范圍的東區建成了虢國公園。廟底溝遺址、陜州故城遺址都采取了同樣的辦法,建成了遺址公園。
目前,靈寶西坡遺址、澠池仰韶村遺址、市區廟底溝遺址三處大遺址的保護規劃已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完成立項工作,均處于規劃階段。
靈寶市陽平鎮境內的北陽平遺址群,包括北陽平遺址、西坡遺址等30處仰韶、龍山時期的古文化遺址,總面積3.6平方公里。其中,西坡遺址發掘出的巨型房屋基址,是迄今為止在整個仰韶文化中所發現的面積最大、結構最復雜、規格最高的房屋基址,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新突破,引起國內外考古專家的關注。近年來,在中國科學院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及靈寶市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北陽平遺址涌現出一批批考古成果,越來越被國內外考古界所關注,并被國家發改委、國家文物局列入“十一五”期間國家100處重點大遺址保護專項,西坡遺址則被國家確定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六大首選遺址之一。最近,靈寶西坡新石器時代墓地又榮獲200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目前,靈寶西坡遺址保護規劃已與中國建筑設計院建筑歷史研究所簽訂規劃編制合同書,規劃大綱已經獲得國家文物局批準。根據規劃大綱的要求,北陽平遺址的規劃將包括兩部分:一是對29處遺址進行宏觀規劃,提出保護要求;二是對西坡遺址進行具體規劃,規劃的核心是建立西坡國家史前遺址公園。該公園占地60萬平方米,包括遺址博物館、遺址展示區、環境復原展示區、重點保護區等10多個建設項目,預計今年10月底將完成全面規劃任務。同時,我市有關部門正在積極申報國家文物保護項目資金,計劃用3到5年時間完成規劃中的西坡史前遺址公園建設。
澠池除全部完成仰韶村遺址規劃外,還將完成仰韶村遺址公園、仰韶遺址博物館的規劃設計和建設。
大遺址保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更是一項尊重先人、惠及子孫、造福人類、弘揚文明的文化壯舉,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和參與。相信不遠的將來,三門峽將建成一個個特色鮮明、魅力獨具并互為補充的大遺址保護展示園區,使大遺址保護的成果盡快惠及群眾,回報社會。本報記者 杜杰【原標題:大遺址:三門峽永恒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