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門峽:“大旅游”增創持續發展新優勢
2012/5/22 14:41:3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新華社信息北京5月21日電 據《河南日報》報道,5月19日,沿黃九省(區)旅游管理部門的代表齊集三門峽,聯手推出了“中國大黃河旅游十大精品線路”,并分別用手中的三門峽特產——黃河澄泥印,在大黃河旅游版圖上蓋下印跡,以示正式展開大黃河旅游的合作。
這是三門峽人實施“大旅游”戰略、持續打造“大黃河之旅”品牌的又一成果。素有“黃河明珠”、“天鵝之城”美稱的三門峽,正贏來省內外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光。
旅游資源得天獨厚
三門峽市是伴隨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在陜州古城遺址上崛起的一座特色魅力城市,是一個“有山有水有文化”的旅游勝地。一方面,三門峽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在這片土地上,曾經演繹了夸父逐日、大禹治水、中流砥柱、紫氣東來、秦趙會盟等歷史典故和美好傳說。最早發現于三門峽澠池的仰韶文化,把我國的文明史提前了2000年;老子在靈寶函谷關著就的《道德經》,在世界上的譯本和發行量僅次于《圣經》。從虢國墓地出土的“中華第一劍”——玉柄銅芯鐵劍,把中國的冶鐵史向前推進了兩個多世紀。另一方面,三門峽的自然山水特色鮮明。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6.7%,位居河南省之首。境內有三門峽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和4處國家級森林公園,還有黃河丹峽、豫西大峽谷、雙龍灣、仰韶大峽谷、陜縣溫泉、湯河溫泉等眾多山水峽谷景觀。三門峽城區位于黃河岸邊,黃河繞城而過,三面環水。每年冬天成千上萬只白天鵝來到此棲息越冬,形成了黃河上最大的白天鵝棲息地和觀賞區,三門峽也因此被譽為“天鵝之城”。
聯手打造“大黃河之旅”品牌
早在1986年,三門峽就開創了黃河之旅旅游專線,被國家旅游局重點推薦的14條旅游專線的第二條線路。這條東起三門峽大壩、西至治黃古跡大禹渡的旅游線,總航程120公里,其三大品牌“清水黃河”、“船行柳梢”、“天鵝戲水”,令人心馳神往,流連忘返。
從1994年開始,三門峽依托瑰麗雄奇的黃河景觀和博大精深的黃河文化,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十八屆黃河旅游節。特別是近年來,三門峽以黃河旅游節為平臺,聯手黃河金三角的運城、渭南、臨汾等城市,并逐步擴大到沿黃河的九省(區),精心打造“大黃河之旅”品牌:
2010年5月,在第十六屆黃河旅游節上,三門峽聯手山西、陜西、河南的其他7個市,成立了“黃河之旅”旅游聯盟,相約在建立旅游信息庫、招商營銷、投訴受理、無障礙旅游等10個方面開展合作。2011年5月,三門峽發起倡導成立了“沿黃九省(區)黃河之旅旅游聯盟”,共同打造“黃河之旅”國際品牌,進一步確定了三門峽在“大黃河之旅”中重要節點城市地位。今年5月,沿黃九省(區)聯手推出“中國大黃河旅游十大精品線路”。
“橫渡母親河”是三門峽人精心打造的一項群眾性戶外體育活動,自2010年舉辦以來,規模逐漸擴大,規格越來越高,今年已成為三門峽黃河旅游節的四大主體活動之一。5月20日上午舉行的2012三門峽“橫渡母親河”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港澳臺地區的105支代表隊的2568名游泳愛好者。
除此之外,三門峽人在每年的黃河旅游節都推出與黃河主題有關的群眾性活動,如去年的《保護母親河.三門峽宣言》萬人簽名活動,今年開展的“熱氣球穿越黃河丹霞”活動,都吸引眾多市民廣泛參與。
“大黃河之旅”品牌不僅對三門峽的旅游業,而且對三門峽經濟社會產生了積極而深刻的影響。近年來,三門峽人突出“旅游搭臺、經貿唱戲”的宗旨,廣泛吸引海內外各界人士前來投資興業。資料顯示,最近三年,三門峽黃河旅游節投資項目簽約額分別為538億元、560億元和572.7億元,一大批項目在三門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前來參加第十八屆三門峽黃河旅游節的副省長張廣智說,黃河旅游節已成為河南重要的旅游、經貿節會活動。
“旅游蛋糕”越做越大
三門峽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和良好的生態,使其具備把旅游業培育成為轉型接續產業和新興支柱產業的潛力和優勢。
春賞滿園青色,夏聽高山流水,秋望紅葉滿山,冬戀天鵝翔舞……去年在北京、武漢、鄭州、西安等地舉行的三門峽旅游推介活動,不僅引起了《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中央媒體的高度關注,更吸引了旅游界人士敏銳的目光。在該市舉辦的“第二屆百家旅行社金秋三門峽采風活動”,更是吸引了來自9省123家旅行社的董事長、總經理和媒體記者。武漢神州行旅游聯盟還組織全國126家旅行社總經理專程來三門峽團購踩線。
近年來,三門峽積極推進“大旅游”建設,提出“以黃河景觀為主線、黃河文化為內涵、文化山水為品牌”的旅游發展思路,著力搞好中流砥柱、函谷關、豫西大峽谷等傳統景區的深度開發,抓好沿黃濕地公園、黃河丹峽等新興景區建設,加快建設仰韶文化產業園、老子文化產業園和虢國文化產業園,重點培育文化體驗游、休閑度假游等特色旅游產品。
目前,該市已成功創建國家優秀旅游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被評為全省林業生態建設先進市。該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也取得突破性進展,并于去年12月通過國家驗收。同時,該市的天鵝湖國家城市濕地公園已于去年榮膺4A級旅游景區,娘娘山旅游區成功創建3A級旅游景區,高陽山溫泉度假區、黃河丹峽旅游區總體規劃編制完成,澠池縣岱眉山景區、三門峽溫泉保健度假區等與投資商簽約并開工建設。
據介紹,“十一五”期間,三門峽加大了調整旅游產品結構,拉長旅游產業鏈條的力度。市旅游局的負責人說,該市加強了旅游“行、游、住、食、購、娛”六大要素中薄弱環節的建設,建成了盧氏游客服務中心,啟動建設了三門峽市游客服務中心,推出以游客為主要對象,多樣性的旅游娛樂項目。同時,利用三門峽豐富的土特產資源、傳統工藝,開發出虢國澄泥硯、豫西剪紙、青銅器仿制、木雕根藝、黃河奇石、布藝泥塑、木板年畫、仰韶彩陶等十大文化旅游商品。“十一五”以來,三門峽市旅游業總收入占全市GDP比重一直保持在7%以上,共接待國內外游客3878.01萬人次,其中***游客17.02萬人次。
目前,三門峽人又提出了雄心勃勃的旅游發展目標:到“十二五”末,全市旅游及相關產業總收入達到140億元,在全市GDP中的比重達到12%以上,旅游業直接從業人員達到3萬人,跨入全省旅游產業發展前列,使三門峽成為全國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黃河旅游核心城市和河南旅游經濟強市。
來源:新華社 作者:吳燁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