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彥卿在作畫
琴棋書畫歷來是文人雅士所為,然而,一個1000多人的村子竟有300多名莊稼漢走出田野、走進畫壇,以繪畫、賣畫為生而且賺了大錢,這不是天方夜譚吧?帶著疑問記者走訪了這個豫東不起眼的小村落——商丘市民權縣北關鎮的王公莊村。
[印象]繪畫村儼然“虎”的王國
1月2日上午,記者驅車趕到民權縣北關鎮的王公莊村,首先欣賞到了該村的“虎威”,進村口一個寫有“中原農民畫虎第一村”的巨幅宣傳畫把人迎進村。沿著村內的水泥小道前行,隨處可看到農戶院墻上、屋山上、房后墻上,都有大大小小的“老虎”伴隨左右,儼然一個虎的王國。更讓人開眼的是到處掛著“某某工作室”的招牌,隨意推開任何一家工作室的房門,耳濡目染會讓人萌生從事繪畫這個行當的想法。
[探秘]一幅畫最高能賣兩千多
在一農家小院里,記者見到了“四大掌門人”之一肖彥卿。他正和他的學生們聚精會神地作畫。環顧畫室四周,一幅幅栩栩如生的虎、鷹、馬、鶴、孔雀以及侍女圖,讓人感覺仿佛置身畫院工作室。與肖彥卿交談中得知,作畫的房間本打算用來存放糧食,由于訂單太多,自己原來的一間工作室無法應付,只好臨時改成了畫室。
肖彥卿擅長工筆畫虎,兼顧花鳥蟲魚、山水寫意。談起自己的創業史,肖彥卿說,1984年高中畢業后,他先后在江西工大工藝美術廠、竟湖瓷廠學習工藝品制作,兩年后,他回村辦了個工藝美術廠,在村里人繪畫的影響下,他走上了職業畫家的道路。
當初,他拿著自己的畫第一次到開封找商家洽談,結果標價5元錢的一幅畫,商家都不接受。肖彥卿當時想,貨賣一方,要想生存,就得找屬于自己的市場。后來,他來到鄭州,打聽到互助路有個書畫一條街,就到那里聯系畫商,先讓人試銷。沒想到,等他第二次到鄭州時,商家就答應與他簽訂一年供貨合同。經過幾年的努力,肖彥卿的畫技不但有很大提高,同時,他的訂單也源源不斷地從全國各地甚至***飛來。
肖彥卿的創作室也算是現代化辦公了,繪畫靠電腦繪小樣,經過彩色打印機出來,再由學生們繪制,這樣才能勉強應付來自各地的各種訂單。如今,他還開辦了自己的網站,坐在家里就可以在網上拍賣自己的作品。
“現在,一般情況下,創作一幅作品需要一兩天,平均每幅畫能賣1000多元,高的能賣到2000多元……”肖彥卿自信地說。
[授藝]
“四大掌門人”廣收門徒造就“繪畫村”
王培振、王培雙、肖彥卿、王建民被村人尊為繪畫“四大掌門人”。他們不僅在繪畫上有一定的造詣,同時也帶出了一大批徒弟,于是有了今日的繪畫村之名。
記者在肖彥卿的工作室看到四個十六七歲的女孩正在繪制他新創作的50米《萬馬奔騰圖》。肖彥卿介紹說,幾年來,他一共帶出了50多名學生,其中有不少學生已經另立門戶,大都能“獨闖江湖”了。說著他指著身旁的一個女孩說:“這個可是個苗子,她名叫趙春華,今年才18歲,她的一幅《踏秋尋伴》剛剛入選河南省第四屆畫展,正準備靠繪畫攢錢上藝術類院校。”
看到繪畫能掙錢之后,本村的年輕人爭相找到“四大掌門人”拜師學藝。現在,“四大掌門人”每人平均每年帶出10多個徒弟。徒弟們一般學習一到兩年后,就可以獨闖市場,這些徒弟們再把“手藝”傳授給家人或親朋好友,這樣一來,“繪畫村”的隊伍逐漸壯大。目前,這個1000多人的村子已經有300多位莊稼漢走出田野、走進畫壇,以繪畫、賣畫為生而且賺了大錢。
[致富]
“繪畫之家”致富奔小康
王培雙的妻子李玉環結婚前對繪畫一竅不通,現在,在王培雙的教導下,李玉環已經是一個繪畫能手,她畫的花鳥工筆畫,每幅畫能賣到300元左右。在采訪中,王培雙拿著《河南政協書畫院首屆書畫作品集》里的一幅作品自豪地說:“這幅作品是我和妻子共同創作的,她繪制的荷葉,我畫的鴛鴦”。
大兒子王建樹,初中畢業后跟王培雙學習繪畫,現在已經到北京發展,邊學習邊賣畫。一家人靠繪畫發家,一年可收入6萬元左右。他們靠繪畫購置了冰箱、彩電等電器,建起了漂亮的房屋,生活過得充實而滋潤。
今年42歲的農婦趙鳳芝10年前嫁到該村,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她看到村里許多年輕人學畫,便和現為“四大掌門人”之一的丈夫王建民一起學起了繪畫。幾年下來,他們的繪畫技術提高很快,作品銷往鄭州、北京等地。如今,他們用賣畫的錢購置了電視機、冰箱、摩托車,蓋起了新宅院,在村里較早成為富裕之家。王建民的女兒王敬今年才15歲,初中畢業后,跟隨父親學畫畫,主要學習工筆畫花鳥、虎等。由于她比較喜歡繪畫,悟性也高,一年多下來,她的畫拿到市場上也可以賣到60元一幅。
在“繪畫村”,繪畫經過商品化、市場化,已經成了村民們發家致富、過上小康生活的重要手段。不少人靠其蓋起了樓房,購買了家用電器。
[經營]
經紀人背著“老虎”闖市場
在肖彥卿等人背著他們的畫到城市里四處推銷的同時,村民趙凡旗、趙慶業、王建廣等人也開始在北京、廣東、福建等地四處找買家,干起了專業的“賣虎”經紀人。
趙凡旗告訴記者,他十二三歲時就在北京跟隨一個親戚干裝修。在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閑逛時,他發現畫也能賣錢,而且能賣大價錢。于是靈機一動,想到村里的肖彥卿、王培雙等人畫的老虎等走獸也非常好看,回村后就拿了一些到北京。從村里5元錢一張買的畫到北京后以四五十元一張的價格出售,竟然非常搶手。從那以后,趙凡旗就走上了做繪畫村經紀人的道路。
初闖市場時,他常常背著畫到西安、南京等城市沿街叫賣。而今經過十來年的市場積累,趙凡旗手中已有一批北京、天津、廣州、深圳及香港的固定客戶。趙凡旗說,每次出門,都得弄個七八千回來。而他每次出門的時間,不會超過一個星期。
[發展]
創出商丘文化產業名牌
民權繪畫村如何進行市場化運作,記者采訪了商丘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張瓊。張瓊說,去年7月份她曾到深圳大芬油畫村考察過,準備借鑒大芬村的經驗,對該村進行市場化運作,爭取創出商丘文化產業名牌。
談起以后的發展思路,張部長說,首先是對畫家進行包裝。現在,王公莊繪畫村有“四大掌門”,可以對他們的經歷、優秀畫作等進行總結,制作精美畫冊,向外推介。在對畫家包裝的同時,及時舉辦各種繪畫培訓班,普遍提高農民畫工的繪畫技能和素質。
二是通過報紙、電臺、電視、網絡等媒介,對王公莊繪畫村進行廣泛而充分的宣傳報道,使王公莊繪畫村的走獸畫迅速形成一個品牌。
另外,準備組建市場化公司。從外地引進熟悉繪畫市場、營銷經驗豐富的中介機構或經紀人,同時對繪畫村現有的幾名經紀人進行再培訓,最終組成一家或數家中介公司,從而形成畫家專心繪畫、公司負責中介、業務員出外跑路子的一條龍運營模式,達到共同致富的目的。
張部長說,在市委、市政府以及當地政府、企業、畫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把繪畫村這一文化產業做大做強,創出商丘文化產業名牌。
[鏈接]繪畫村“四大掌門人”
王培振字東方,1955年生,自幼喜歡繪畫,受教于著名畫家陶然先生,善于畫鷹,作品多次參展并獲得國家、省、市級大獎。現為民權縣農民書畫院協會副主席,王公莊繪畫總公司副經理,民權美協理事。
王培雙字子和,號宜和堂主,1963年生,自幼喜歡繪畫,先后得到中國著名花鳥畫家賈克德先生、中國著名人物畫家張樹德先生等畫家的指點。現為民權縣農民書畫院協會副主席,王公莊繪畫總公司副經理,民權美協理事。
肖彥卿號逸野草堂主人,1963年生,自幼酷愛繪畫,受教于著名畫家王清健先生,擅長工筆畫,兼人物翎毛佛像等,曾親得著名畫家胡爽庵弟子北京畫家佟華民先生指教。作品《醒獅》等多幅作品入選全國書畫大展并獲獎,還出版了著作《工筆走獸畫新技法》,并創辦了豫東新工筆走獸畫研究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河南分會會員,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王公莊繪畫總公司副經理,聚藝閣畫苑經理。
王建民齋號稼軒,1966年生,是“四大掌門人”中最年輕的一位。自幼受父親的熏陶,酷愛繪畫,曾受教于著名畫家朱相成先生,除畫花鳥蟲魚外,獨創畫虎技巧,現在作品主攻畫虎。作品在多次畫展中獲獎。現為民權縣農民書畫院協會副主席,民權美協理事。【原標題:民權300農民畫匠繪就“中原繪畫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