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山,男,漢族,1951年生,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遠襄鎮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省級傳承人。
李秀山早在師范學校進修過美術,參加過農民畫創作,有多幅作品在省、地展覽中獲獎。這都為他的泥塑創作提供了好的基礎。他在傳統的技法上大膽創新,吸收了國畫及西洋畫的藝術營養,使作品具有張力,更加逼真。他創作的婚喪嫁娶民俗系列、柴米油鹽生活系列、中國“四大名著”人物系列等達到了較高水平。
“泥人李”的泥塑作品具有典型的中原泥塑特征。所塑人物飽滿質樸,線條渾圓,富有彈性,構圖形式簡練、粗放,制作手法嫻熟。具有傳統性、夸張性和生活氣息。每件作品都形象逼真,出神入化。河南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袁汝波看過“泥人李”的作品后寫出評論說:“李秀山的作品具有濃厚的民間傳統特色,極富喜慶生活氣息。他運用了現代對比手法,使作品有冷有暖,有陰有陽,具有立體感,穿透力。
2005年,作品《訂婚》《打柴》榮獲商丘文化溫州行工藝品展金獎,《背娘趕集》榮獲第二屆中國民間工藝品博覽會銅獎。2005年故宮博物院中國文學會鑒定專家組組長呂濟民欣然提筆為柘城李秀山泥塑書寫“奇技藝高”評語。2006年,河南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袁汝波觀后贊嘆:“神手泥人李”。2006年5月,系列泥塑作品榮獲中共商丘市委宣傳部、文化局舉辦的“木蘭文化節”金獎。2006年7月,河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授予李秀山“民間藝術杰出傳承人”榮譽稱號。2006年8月,作品《博》榮獲北京中國第三屆年間藝術博覽會銀獎。2006年10月,“泥人李”被批準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2007年,《炎黃二帝結盟》榮獲第四屆中國藝術博覽會金獎。2008年6月,泥塑作品《搏》申請國家專利。2008年6月,李秀山被評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文化大使。2008年6月,李秀山泥塑作品在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賽中榮獲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