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昭生,1950年生,城縣申橋鄉孟莊村人,自幼喜愛民間雕刻,經常用膠泥、木塊刻些小藝術品。從1980年開始,孟昭生開始從事青銅器、玉器等的仿古工作。為了探索和攻克仿古工藝,孟昭生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代價。由于保護措施簡陋,經常置身于高溫烘烤和高濃度氧化銅侵害的環境中,孟昭生曾在2000年9月、2003年6月兩次氧化銅中毒昏迷。
孟昭生研制的仿古工藝品青銅,玉雕,石雕三個系列,共計260多個品種。其作品件件匠心獨運,巧奪天工,樣式設計精巧逼真,造型優美。其仿古類作品包括:《馬踏飛燕》,《四羊方尊》,《古方鼎》,《西周圓鼎》,《和氏璧》,《金縷玉衣》,《銅車馬》,《九龍玉杯》,《杯滿自停壺》,《美人杯》,《夜明珠》,《朱雀吉祥發財樹》,《鴛鴦轉心壺》,《雙龍立鳥瓶》,《玉石屏風》等,細膩逼真,別出心裁,令人拍案叫絕,嘆為觀止。
2005年,孟昭生的仿古工藝項目在中國鄭州先進實用技術交易會上榮獲了金獎。10月,“九龍玉杯”參加了“商丘文化溫州行”活動,由于孟昭生的作品為商丘爭了光,市里特意為其頒發了“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展金獎”;11月,孟昭生被市群藝館評為“商丘市優秀民間藝人”。2006年5月,“九龍玉杯”在商丘市木蘭文化步行街系列文化活動中獲工藝類作品金獎。2006年11月,“九龍玉杯”在中國商丘2006年國際華商文化節旅游商品博覽會中被評為優秀旅游商品。
孟昭生為使作品生動傳神,把復古科技成果用于仿古工藝,其作品具有較高的科技含量。鑒于此,2006年11月10日,河南省科學技術協會、河南省科學技術廳、河南科學院、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聯合授予孟昭生“河南省優秀科技新聞人物”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