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昱,字子曦,1972年生于河南省永城市,現為中國書協會員、商丘市睢陽區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其自幼迷戀書法,在父親的嚴教下,曾下過“墨池冢筆”的功夫,至今已在墨海里遨游了近30個春秋。
學書者,除了要有天分、多學、多寫之外,還要具備品高和學富。品高則下筆妍雅,不落塵俗;學富則包羅萬象,書卷之氣,自溢于作品之中。我覺得王昱的書法正如以上所言,其作品沒有絲毫浮躁之氣,洋溢著金石氣與書卷氣,是質樸與典雅的結合。
中國書法博大精深,歷代留下來的墨寶林林總總,數以萬計。在眾多的碑帖之中,王昱選擇了魏碑墓志,從《張夢龍》碑入手,從中獲得樸實厚重的面貌。同時,他又不斷涉獵北魏時期各派碑帖以及漢隸,從中吸取了古樸勁健的氣息,使其書風具有淳樸的風格和厚重的韻味。
王昱選擇古樸的碑派書風作為自己書法風格的底色,絲毫沒有“趨時”和“矯情”的成分。也正因為這種古樸雄勁書風與生俱來的親和力,才使得他的書法寫得渾然天成。在其新近出版的個人書法集中,收錄了他近年來創作的書法作品近20余幅,每幅作品的字內氣與靈氣十足,既體現極為深厚的內涵,又具有極強的藝術視覺效果,讓人一看猶如一股清風撲面,顯示出了他深厚的傳統功力和駕馭筆墨的能力。
王昱雖然在書法藝術上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然而他在藝術上的探索不會就此止步。近年來,他還涉足現代書風的領域,探索當代審美的新趨向對傳統藝術的影響。時代書風的多樣性是以個人的專精為基礎,今后的路子怎樣走,是古今書家發展到一定階段,上升一定層次之后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有人認為,藝術的生命在于變,變則生,不變則死。然而具體到每一個書家身上,怎樣變,何時變,卻大有文章可做。王昱在書寫傳統的同時,冷靜地關注著現代各種流派的發展和演變,在傳統中尋根,在變化中定位。如今,王昱正嘗試著用魏碑的筆法和篆字的結體去書寫篆字。我們有理由相信憑借他的悟性和勤奮,再加上其不安于現狀的精神,他的探索一定是很有意義的。【原標題:丹青流韻筆墨生香 ——記青年書法家王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