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商丘 >> 文化遺產 >> 文遺與品牌 >> 瀏覽商丘

厚重商丘將再添“文化名片”(2)

2013/12/14 11:00:06 點擊數: 【字體:

    徐堌堆漢墓群。徐堌堆漢墓群由徐堌堆漢墓、沈堌堆漢墓、朱堌堆漢墓、胡堌堆漢墓和三陵臺組成。其中徐堌堆、沈堌堆、朱堌堆分別位于梁園區水池鋪鄉的徐莊、沈莊、朱莊,三座漢墓呈東西排列,連成一線。胡堌堆位于古宋河北岸的王樓鄉楊油坊村委會葉莊村,距離徐、沈、朱三個堌堆西北約2公里,與三陵臺相鄰。三陵臺位于商丘市區以西11公里的梁園區王樓鄉宋大莊村北側。我市文物部門及中美聯合考古隊曾對三陵臺進行考古調查勘探,發現三座土丘均為人工封筑,且經過夯打,確為三座古代墓葬。據古代文獻記載,三陵臺在漢代就已存在,成為梁苑一景。

    徐堌堆漢墓群,可能是東漢梁王墓葬。東漢梁國是東漢王朝的重要組成部分,徐堌堆漢墓群對研究漢代埋葬制度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僖山畫像石墓。位于永城市芒山鎮僖山村北。從其建造手法、結構布局、畫像石內容和雕刻技法來看,僖山漢畫像石墓是研究中國漢畫的起源、發展、演變的重要組成部分。

    陳勝墓。位于永城市東北35公里芒山鎮芒碭山主峰西南麓,現有方形石圈覆斗形土冢,高7米,邊長9米,冢前立石碑一通,高2.56米,寬0.95米,弧形頂,鐫郭沫若同志手書“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下有階梯狀碑座。陳勝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墓為研究陳勝提供了實物例證。

    莊周墓。位于民權縣老顏集鄉,在莊周故里(順河鄉清蓮寺村)之南。現存圓形高大墓,墓前有清乾隆五十四年(1739年)重修墓碑一通,上書“莊周之墓”。莊周為道家學說的創始人之一,莊周墓是研究其歷史的重要史跡。

    燧人氏陵。又稱燧皇陵,位于商丘古城西南。燧人氏相傳為我國上古時期三皇之一,被后人尊為天皇。燧人氏鉆木取火,為人類帶來了光明,結束了茹毛飲血的歷史,為社會的進步起到了推動作用,被譽為華夏文明之火的締造者。

    沈鯉墓。位于今梁園區水池鋪鄉沈墳村(商丘古城西約5公里)。沈鯉是歸德人,明代萬歷年間著名政治家、理學家。該墓保存完整,墓前有石坊、石象生、石祭器等,雕工精細,但因黃水淤積,埋于地下約1米(2004年墓前兩尊石像被盜)。墓前有石碑4通,均大楷正書,刻有明萬歷皇帝朱翊鈞的祭文和沈鯉的生平事跡。墓前的石刻是豫東地區不多見的明代石刻精品。

    三、古建筑:歷史文化名城的珍貴文化遺產

    包括帝堯時期的閼伯臺、明清歸德府文廟等古建筑5處。

    歸德府文廟。坐落在商丘古城城內中山東二街路北,是明清時期歸德府官員和儒學界人士祭祀孔子的廟宇。現存的文廟主體建筑大成殿始建于元朝初年,明正德年間重修。整座大成殿面闊七間,進深四間,紅墻碧瓦,為單檐歇山式建筑,九脊十獸,十分壯觀。歸德府文廟的大成殿、泮池、明倫堂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的文化遺產,對研究豫東地區的儒學史、豫東地方文化和明清時期的建筑藝術都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

    閼伯臺。為閼伯觀星的遺址,始于帝堯時期,秦漢時已在此建廟祭祀閼伯,至唐宋時期已具規模。現存的閼伯廟重建于元朝大德年間,由提舉范廷壁籌建。1982年原商丘縣人民政府對閼伯臺進行了全面整修。閼伯臺是我國最早的天文臺遺址,對研究我國天文發展史是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有很高的科學價值。

    歸德府民居群(包括穆氏四合院、侯氏故居)。穆氏四合院位于商丘古城內中山東街路南,是一處保存較為完整、布局嚴謹、地方特色濃郁的四合院式民居建筑群。侯氏故居位于商丘古城內劉隅首東一街,由侯恂故居、侯方域故居(壯悔堂)兩部分組成,是一處具有豫東地區地方特色的明清建筑群,是商丘古城僅存的商丘明清“八大家”官宦府邸建筑。

    任家大院。位于虞城縣城關鎮大同路中段路北。清代嘉慶年間,世居馬牧集的任氏開始形成了豫東地區規模最大的四合院建筑群,即現在的任家大院。任家大院共有硬山式房屋102間,整個大院平面呈“凸”字形布局,是一組具有中國傳統特色并兼有豫東地區地方特征的優秀近代建筑群,是豫東地區傳統的重要代表性建筑實例。

    芒碭山文廟和儒師塔。芒碭山文廟亦稱夫子廟,位于永城市東北35公里芒山鎮夫子山南麓。夫子山是芒碭群山中的一座,因孔子在周游列國返回魯國時曾在此避雨、曬書而得名。后人為示紀念,在此建文廟、立石碑而祀之。儒師塔又稱郭塔,位于文廟東北隅約百米處,共三座,為清代建筑。芒碭山文廟和儒師塔是研究當地佛教建筑和雕刻工藝史的詳實資料。

    四、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歷史最忠誠的見證者

    包括抗日名將彭雪楓將軍的殉國紀念地、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等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5處。

    淮海戰役總前委舊址。淮海戰役總前委(中原野戰軍司令部)舊址位于睢陽區閻集鄉張菜園村,后勤機關舊址位于北關市第一人民醫院院內。淮海戰役總前委(中原野戰軍司令部)舊址、后勤機關舊址,是我國老一輩革命家鄧小平、李先念、劉伯承、陳毅等指揮戰斗工作過的地方。

    華東野戰軍司令部舊址。即睢杞戰役華東野戰軍代司令員粟裕將軍指揮所,設在位于睢縣城關鎮東關村的清真寺,是一處近現代革命遺址。2001年被公布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被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彭雪楓將軍殉國紀念地。彭雪楓將軍紀念館位于夏邑縣孔莊鄉八里莊村,1985年10月15日落成。1944年9月11日, 時任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兼淮北軍區司令員彭雪楓,在指揮圍殲盤踞在夏邑縣東八里莊頑敵李光明部的戰斗中不幸壯烈殉國,時年37歲。1986年11月,彭雪楓將軍殉國紀念地(包括彭雪楓將軍殉難處、新四軍八里莊戰斗指揮部及彭雪楓將軍遺體停放處的天主教堂等)被公布為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共中央中原局擴大會議舊址。位于商丘古城內中山西街路南,1949年1月31日至2月8日中共中央中原局在此召開了擴大會議。中共中央中原局擴大會議舊址是我國解放戰爭時期鄧小平重要活動紀念地之一,是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抗大四分校舊址。位于永城市李寨鄉的麻冢集。抗日戰爭年代,彭雪楓、張震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邊戰斗、邊辦學,為革命事業培養了一大批優秀軍事人才。1940年3月,抗日軍政大學四分校在豫皖蘇邊區的永城成立,前身是新四軍游擊支隊隨營學校,后曾改名為雪楓軍政大學、華中雪楓大學、華東軍政大學、第三高級步兵學校。1952年2月,改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即現在的南京陸軍指揮學院。

    文物保護單位級別

    中國文物保護單位級別分為文物保護點、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以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個級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不得拆除,需要遷移的,須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批準。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新網 2012-05-28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低度張弓,就是這個味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