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商丘 >> 新聞資訊 >> 瀏覽商丘

柘城縣張橋鎮制笙老藝人閆庭德——20年制笙歲月

2012/8/13 10:40:20 點擊數: 【字體:


柘城縣張橋鎮制笙老藝人閆庭德——20年制笙歲月

制作笙簧

柘城縣張橋鎮制笙老藝人閆庭德——20年制笙歲月

打磨笙管

柘城縣張橋鎮制笙老藝人閆庭德——20年制笙歲月

制笙時,小孫女在一旁觀看。
 
 

    笙是我國古老的樂器,有3000多年的歷史。在柘城縣張橋鎮閻趙莊小村里,有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依然在日復一日地手工制笙。他,就是遠近聞名的制笙老藝人閆庭德。

    今年70歲的閆庭德老人出生在嗩吶世家,1964年參軍。在新兵連舉行的一次聯歡會上,他吹奏了一曲《東方紅》嗩吶曲,獲得在場官兵的贊譽。但農村出來的他不識曲譜,部隊就派人教給他識譜。就這樣,他的演奏技藝日益提高,1966年還代表部隊到部隊駐地的省會電臺錄過節目。1969年,閆庭德轉業到地方企業,整天忙著干活,也就把樂器擱在了一邊。1992年退休后,閆庭德一不會打牌,二不喜歡養鳥,天天感到無聊。在一次收拾家時,看到父親生前給人家修理笙時遺留下的工具,便萌發了制笙的念頭。

    笙由笙斗、笙簧和笙管三部分組成。笙斗和笙嘴連在一起,類似一個大的煙斗;笙簧就是整個笙的發音部位;笙管就是插在笙斗上的許多長短不一的竹子,一般是用紫竹制成。

    閆庭德制笙完全是靠手工,無論是制笙斗,還是磨制笙簧,全靠他一雙靈巧的手。制作笙簧需要用響銅,為了找到響銅,他從收廢品的人手里買了一個破鑼,自己動手將破鑼割成小片,然后磨制成笙簧。家里沒有紫竹,就用當地普通的竹子代替。經過幾十道工序的制作,整整忙活了一個多月,閆庭德制作出了第一把笙。沒想到,當他激動地抱著笙吹起來的時候,這把耗時一個多月、費盡心血的笙發出的聲音居然很難聽。

    “當時真的很難過,也很沮喪,不知道是哪里出了差錯。”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閆庭德還清晰地記得當時的心情。

    閆庭德說,為了能讓這把笙發出美妙的聲音,他將剛剛成形的笙又拆了,仔細查看每一個部位。閆庭德又找來一把笙,比照著尋找問題的所在。他還拉起二胡,幫助定音。終于,笙的聲音果然變得美妙起來……

    閆庭德是個愛動腦子的人,在制笙的過程中,他還不斷地改善工藝,甚至創造了一些獨特的制作工藝。他用一把錘子和一把銼刀,不停地敲敲打打。時至今日,20年過去了,他自制的第一把笙還一直保留著。經他的手制作或修過的笙已經有數百把。

    做一把笙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既辛苦又不出活兒。可閆庭德說:“俺喜歡跟笙打交道。與笙相伴,只為笙聲不息,快樂一生。”他手上的老繭和刀痕,正是這20年制笙歲月的無聲記錄,是笙豐富了閆庭德退休后的多彩“笙”活。(原標題:為了笙聲不息)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商丘日報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