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說凍酸奶,還是聽一個網友的介紹的,他說他經常去鄭州一個不起眼的小店去吃凍酸奶,因為那里“美女很多”!當七拐八拐找到這家小店時,真想像網友那樣說一句:我暈!。
記得那天風很大,有點冷。一個簡陋的小店內放著幾張又小又低的方桌方凳。所謂“凍酸奶”,不過是把瓶裝的液態酸奶在冰箱里凍成了固態而已。幾個年輕男女,拿著小鐵勺子不停地在玻璃瓶里“咣當……咣當”熟練地敲著,吃得津津有味。門口還停著輛紅色汽車,看來還有人大老遠慕名而來。
這個不起眼的小店就是在鄭州一批年輕人中頗有名氣的“小木人”凍酸奶店。而且已在這條小街上經營了十四年之久,擁有附近一些院校及中小學的大批食客。
不經意間的“小發明”
酸奶是用來“喝”的,怎么會拿來“吃”?說起“發明”過程,還真有些“傳說”的味道。
店主郭巧云介紹:“這還要歸功于當年二十七中的一個小女孩。”她說:“十幾年前,我在這兒開了一家小雜貨店,到夏天也賣些冷飲。有一天晚上忘了關冰箱,里面放的酸奶凍成了塊兒,一個在二十七中上學的女孩來買酸奶,我就給了她一瓶,誰知她吃完后高興地說,阿姨,這個凍酸奶好吃極了,以后你能不能凍著賣呀?”
于是,郭巧云就開始摸索著做凍酸奶賣,沒想到大受歡迎。就這樣,郭巧云放下了小雜貨店的生意,開始專心賣凍酸奶。她從來沒有做過什么宣傳,就是靠著年輕食客們的口口相傳,十幾年來,她的凍酸奶店竟成了一個頗負盛名的“民間品牌”,一年四季食客不斷。
為了學生時代的記憶
在一個論壇上看到一個網友這樣寫道:“那個店在我上小學時就有了,每天都有許多人,即便冬天下著大雪,屋子里還坐著人吃那東西。現在搬家了,有時還專程回去吃。有一次回去,那條小路被圍得只能過一輛三輪車。聽說有的人專程從西郊跑過去,就為吃瓶凍酸奶……”
“我有個同學第一次與男朋友約會,大冷天跑到這兒來吃凍酸奶,把男朋友凍得夠嗆!”“有個女孩子一口氣吃了8瓶,老板都不敢再賣給她了……”一說起關于鄭州凍酸奶的“故事”,一些年輕的食客滔滔不絕。
本以為喜歡吃凍酸奶的都是些小孩子,誰知道,原來三五成群的年輕人才是凍酸奶的主要顧客。一個女孩說:“其實,我們是對這東西有感情了,吃了快十年了,上學時常常把它帶到課堂上,老師一轉身就開始敲……現在大家都工作了,有時還會三三兩兩地回來吃。”一瓶凍酸奶,就這樣成了鄭州一些女孩子“回憶學生時代”的好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