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文化交流 >> 瀏覽信息

古銅器出土記:卍字紋銅鏡

2016/9/8 17:22:10 點擊數: 【字體:

古銅器出土記:卍字紋銅鏡

卍字紋銅鏡

 

  1985年,北京市海淀區南辛莊金代2號墓曾出土一件卍字紋銅鏡。銅鏡呈圓形,直徑15.6厘米。鏡背邊緣出廓,廓寬0.9厘米。圓鈕,以鈕為中心裝飾有雙勾線卍字紋圖案,其外為兩圈細弦紋。整體裝飾風格簡潔大方,主題突出,F藏于北京市海淀區博物館。

 

  卍字紋是一種古老的裝飾紋樣,早在新石器時期,世界上很多地區就開始出現了卍字紋。根據考古發現,早期的卍字紋幾乎遍及所有古代文明地區。比如古代的希臘和羅馬,北歐的斯堪的那維亞,蘇格蘭及愛爾蘭,美洲的印第安土著文化,南美洲的瑪雅文化,亞洲的兩河流域、古印度,非洲的古埃及等地都曾發現有卍字紋的蹤跡。在中國,最早的卍字紋應該是發現于湖南彭頭山文化,距今已經有約9000年的歷史。中國卍字紋不僅出現早,而且分布范圍也很廣。比如屬于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馬家窯文化中的馬廠類型、半山類型以及仰韶文化的廟底溝類型的彩陶中都有卍字紋裝飾。此時的卍字紋可能與人們的原始信仰有關,可能是以象征人類自身的骨骼構架的圖案,來表現靈魂不死的祖先崇拜觀念。也就是說,這時的卍字紋應該屬于原始圖騰崇拜階段。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卍字紋開始與佛教密切結合起來。這時的“卍”既是一個獨立的漢字,也是一種充滿了佛教教義色彩的宗教紋飾。佛教造像中,“卍”代表輪回,表示釋迦牟尼佛三十二相之一。“卍”在梵文中的讀音為“室利靺蹉洛剎那”,意為“胸部的吉祥標志”。北魏時期的佛學家將“卍”字讀音同“萬”字,唐代早期佛學大家玄奘將其讀音同“德”字,意為“萬德莊嚴”,借以弘揚功德無量的佛法。武周時期,武則天于長壽二年(693年)將其統一讀音同“萬”字,并對此予以解釋為:“(其)著于天樞,音之為萬,謂吉祥萬德所集也”。這時的卍字紋被大量應用于佛教造像、壁畫中,可以說,這時的卍字紋已經與漢化佛教密不可分了。晚唐以后,隨著佛教漢化的不斷深入,凈土信仰廣泛流行,佛教的世俗化傾向也越來越濃,卍字紋也隨之漸漸走向了世俗化的演變之路。反映在手工業中的典型例證即為大量的日常用品中開始裝飾有卍字紋,比如唐代中期之后卍字紋銅鏡的出現和流行就反映了這種發展趨勢。

 

  出土這件銅鏡的墓葬屬于張氏家族墓地,其年代大約為金貞元至正隆年間(1153年—1160年),因此,銅鏡的年代下限應該是這個時期。那么,這件銅鏡的制作年代是否就是金代呢?筆者認為,這件銅鏡并不是金代當時的產品,而是制作于唐代后期。理由有二:第一,根據現有考古資料,目前所見的卍字紋鏡都集中發現于唐代中、后期墓葬。如四川成都市羊子山唐德宗貞元五年墓,河南陜縣劉家渠唐文宗開成三年墓,以及湖南益陽市赫山廟唐代宗寶應二年墓都出土過卍字紋鏡。卍字紋銅鏡集中出土于唐代中、后期墓葬中的現象與當時宣揚佛法的特定社會環境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也為卍字紋鏡的出現和流行找到了社會背景方面的因素。第二,與這件銅鏡同時出土的隨葬品中還有一件用漢代陶片磨制的古瓦硯,這件古瓦硯出土時位于墓主人身旁,屬于墓主人心愛之物,這也說明墓主人有收藏舊物的愛好,由此也就不難解釋唐代的卍字紋銅鏡會出現在金代墓葬里了。隨葬前朝古物的現象也說明盛行于宋朝的金石學在當時也影響到了遼金政權所統治的地區。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北京日報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