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浚縣鄭廠村:滿山的石頭會唱歌

2013/3/15 14:25:18 點擊數: 【字體:

浚縣鄭廠村:滿山的石頭會唱歌
浚縣屯子鎮石雕藝人在創作。 趙永強 攝
 
    □本報記者 程 梁  李定宇
      
    村里到處是“固體音樂”
      
    11月5日,秋收后的大地歸于平靜,但在浚縣屯子鎮鄭廠村,綠樹掩映處,石料加工的轟鳴聲此起彼伏,整個村落依然在忙碌著。
  
    村邊的石頭拉回來后,在能工巧匠的手中變成了“會唱歌”的石頭。
  
    我們信步來到村里一塊20多畝大的石雕加工場。這是鶴壁市藝風古建石雕工藝有限公司的場地,大大小小的石塊,在各種規格的石鋸和各種類型的雕刻機下面,進行 著切割、放樣、雕刻、打磨的流水線作業。旁邊,擺放著眾多石柱子、石牌坊、石欄板、石亭等成品和半成品。古雅的造型,華貴的圖案,精湛的線條,讓人在喧囂 中沉醉其間。
  
    村委委員張艷麗說:“城里搞藝術的人來到我們村,說這里到處都是‘固體音樂’。”目前全村2300口人、500多戶中,已涌現出從作坊到公司大小不等的上百家“專業戶”,本村從業人員有1000人左右。
  
    這里的大多數專業戶都有自己的絕活。54歲的村民張景全一臉石塵,帶著兩個兒子正在雕刻一對連底座高達3米的石獅子。他說:“這是仿天安門前的華獅。雕刻獅 子難度最大,尤其是嘴里的球球,得在口腔里鑿出來,偏大偏小都不行,更不能作假。”有了這一手絕活,張景全的石獅子供不應求,在當地有“獅子王”的美譽。
  
    更多的村民正在轉變觀念,爭取把企業做大。38歲的張軍利在村邊租了十來畝地,投入100萬元購置設備。他說:“不能老靠祖傳自家做,我現在是自己作指導,用好一幫人。”
  
    憑借精湛的技藝、豐富的文化內涵,鄭廠村石雕產品遠銷西藏、新疆、內蒙古、云南、湖南、江西、山東、河北、黑龍江等10多個省、市、自治區,并吸引了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國外客商前來洽談業務。
  
    珍惜每一塊石頭
  
    鄭廠村石雕產業的發展一靠身邊資源,二靠祖傳藝術。
  
    村西象山、善化山上的青石,質地細膩,色澤純正,適于精雕細琢,是村民們得天獨厚的寶庫。
  
    鄭廠村有著悠久的石雕傳統。1973年在村西發掘出刀法精湛的漢畫像石后,這里被認為是中原地區石刻和石雕藝術的重要源頭。近代以來,鄭廠村的石雕手藝主要 通過祖傳的方式予以傳承,并在外出參與重點工程建設中尋回自信,擴大隊伍。張景全自豪地說:“我爺爺弟兄9人,曾經和村里的前輩們一起,參加過天安門、中山陵、開封龍亭等工程。我們當地有句順口溜,叫做‘一人手里一把鉆,一個縣長也不換。”
  
    石雕是鄭廠村人的致富產業,但目前面臨資源枯 竭的制約。鄭廠村人意識到,要利用好可貴的資源,整條產業鏈都需要發生變革。張學英向政府和同行呼吁:“首先要搞一個石雕城,把作坊都放進去,進行規模化 經營和有序競爭;二是要規范石料開采;三是與城市雕塑接軌,提高產品的品位。”
  
    目前,當地政府已全部關閉用于建筑材料的石料開采,只允許有限開采用于石雕的石材。屯子鎮鎮黨委宣傳委員耿偉說,按照“依托資源,豐富內涵,打響品牌”的思路,鎮里正在建設集生產、銷售、學習培訓、展覽、石雕 文化為一體的石雕產業集聚區,一期工程規劃占地300畝,目前已進駐石雕企業6家并開工生產。
  
    除了常規產品,當地人已開始嘗試更具藝術美、附加值更高的新產品開發。河南運良古建石雕藝術有限公司幾年來陸續開發出“騰飛馬”、“小對獅”等上百種禮品和旅游紀念品,每年數千件的小包裝產品能帶來幾百萬元的收入。(程 梁  李定宇)(原標題:浚縣鄭廠村:滿山的石頭會唱歌)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河南日報 原文時間:2012-11-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