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guān)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guān)信息

《廣播歌選》首個民歌采風基地在河南新縣掛牌

2013/3/16 15:40:36 點擊數(shù): 【字體:

 
    本刊訊  5月20日,新縣大別山文化藝術(shù)交流中心和新縣八里畈鎮(zhèn)南沖村鑼鼓喧天,歌聲飛揚。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播歌選》雜志“民歌采風基地”掛牌儀式在這里隆重舉行。

    作為信陽民歌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新縣民歌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新縣民歌資源豐富,風韻獨特,既有江南小調(diào)的纏綿,又有北方民歌的豪放,具有獨特的“豫風楚韻”。去年12月,《廣播歌選》雜志到南沖村采風。被譽為“信陽民歌第一村”的新縣八里畈鎮(zhèn)南沖村,現(xiàn)保存民歌100余首,其中會唱 80首以上民歌的藝人就有200多,全村60%以上的村民都會唱上2至3首民歌。《廣播歌選》在2010年第2期在封面推出“河南有個民歌村”大幅照片, 刊登了南沖村村民“叫我唱來我就唱”的歡快場面,并對新縣整理、挖掘、保護和傳承民歌出色的工作進行了專題報道。今年3月又邀請新縣南沖村民間藝人、歌手 以及新縣民俗歌舞團民歌演員共16人,走進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演播大廳,錄制了《青枝柳葉》《打柴歌》《眼淚汪汪送情郎》等原生態(tài)民歌20首。

《廣播歌選》首個民歌采風基地在河南新縣掛牌
廣播歌選雜志社社長覃繼紅(左)向新縣縣長楊明忠(右)贈“民歌采風基地”牌匾

    《廣播歌選》雜志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主辦的國家級音樂類核心期刊。2010年1月全新改版后,以多媒體形式展示祖國優(yōu)秀的民族民間音樂文化。中央人民廣播 電臺平面媒體中心副主任、廣播歌選雜志社社長覃繼紅說:建立“民歌采風基地”是《廣播歌選》雜志“民歌中華行”文化行動的一個組成部分。原生態(tài)民歌中蘊含 的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承載著中華民族生存發(fā)展的歷史記憶,凝聚著世代中國人的情感認同,解讀著當今民間純正、鮮活的生存信息。民歌文化的和諧發(fā)展需要傳承傳 統(tǒng),需要個性與多樣性,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  

《廣播歌選》首個民歌采風基地在河南新縣掛牌
《廣播歌選》雜志執(zhí)行主編朱智忠向新縣副縣長匡勝良贈送剛剛錄制好的新縣民歌錄音帶和《廣播歌選》雜志

    新縣是紅軍的故鄉(xiāng),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qū)和將軍縣,也是民歌之鄉(xiāng)。在新縣開展民歌采風活動,有雄厚的基礎(chǔ)和條件。新縣縣委書記詹玉鋒說: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將 新縣作為“民歌采風基地”,體現(xiàn)了對老區(qū)的深情厚意,更體現(xiàn)了對新縣民歌的特別關(guān)愛。“民歌采風基地”的建立,充分展示新縣民歌的獨特風采,打造了“新縣 民歌”品牌,豐富了新縣作為河南省文化改革發(fā)展試驗區(qū)的內(nèi)涵,為新縣民歌走向全國,走向世界搭建了對外宣傳交流的平臺。新縣將以此為契機,組織舉辦系列采 風活動,擴大對外影響,全力將新縣民歌培育成文化旅游的又一知名品牌。(原標題:《廣播歌選》首個民歌采風基地在河南新縣掛牌)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中國廣播網(wǎng) 原文時間:2010-05-27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