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鞏義獨特的民居--窯洞

2013/4/1 9:57:19 點擊數: 【字體:

鞏義獨特的民居--窯洞

    現在的鞏義市,無論市區(qū)還是農村,到處都是漂亮的樓房。但是,在改革開放以前,鞏義的大部分居民卻都住在土窯洞里。

    鞏義地處黃土高原東端,是一個多山的地區(qū),因此,挖洞定居便成了鞏義先民的主要居住方式。根據考古發(fā)掘證明,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 挖洞而居,即使是蓋房,也要向下挖穴,然后筑成穹廬式,他們沒有忘記太古時代居住自然山洞的諸多好處。所以,古書上便說:"上古穴居而野處"(《易·系 辭》)。特別是黃土高原,由于遠古雨水的沖刷,形成了無數大大小小的溝壑,這樣更便于挖洞而居了。因此,地處豫西黃土高原的鞏義人,便祖祖輩輩地在窯洞里 生活,一直到上世紀70年代,窯洞還是我們鞏義地區(qū)住宅的主要形式。即便是在山石嶙峋、不能挖窯的地方,人們也要采石券窯,而且往往是窯洞與房屋相結合, 構成窯房宅院。

    一、窯洞住宅的建筑特色

    1、窯洞住宅的形式,一般來說有以下幾種:

    (1)一面靠山挖窯洞,三面蓋房,兩邊廂房,前邊為臨街房,形成四合院。

    (2)利用山坳,挖成"斗"形院落,三面挖窯洞,前面蓋房或者壘墻,稱為"窩斗院",或者叫"椅子圈院"。這種形式可以多挖窯洞,除正面挖3孔窯洞外,兩邊尚可挖4~6孔,增加了居住面積。

    (3)在平地上向下挖成方形或者長方形院落,然后四壁挖窯洞,這種窯稱為"天井院";也可以在臺地中央挖天井院。天井院一般能挖窯洞7~11孔,大大增加了居住面積;因在地面以下挖院,所以排水除了挖洞導出之外,主要是挖滲坑貯存雨水,使之慢慢滲入地下。

    (4)在高山崖壁上挖兩層窯洞。因窯頭山高,所以往往修筑兩層臺階,臺階上下都挖窯洞,形成"天窯院落",如二層樓一樣,既擴大了居住面積,又加固了窯臉,不致因過高而崩塌。
上述4種類型比較普遍。窯洞住宅的窯頂,往往砌有水道,以利排水,避免雨水沖毀窯洞和院落。

鞏義獨特的民居--窯洞

    2、窯門的主要形式

    由于窯洞有尖頂和圓頂之分,所以窯門也有兩種形式。又因尖頂承受力差,所以窯洞多為圓頂。圓頂窯門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1)延安式窯門。在挖窯洞時不留小門洞,從門口到里面寬度一樣,挖成后一面砌窗,一面砌門。這種形式窗戶大,室內光線好,夏天不泛潮。解放前,豫西山區(qū)窯洞很少采用這種形式,建國后才逐漸多了起來。

    (2)傳統(tǒng)式窯門。挖窯時,先挖一小門,進入1米左右, 再向兩邊擴寬,自然形成一個圓頂門。然后,在圓頂上砌窗,窗下安門框,門框嵌在石制或者木制的門墩上。這種門門框下距地25厘米左右的地方,安一檻板,檻 板一端鑿一方洞或者圓洞,稱之為"貓道眼",說是家養(yǎng)貓進出的小門。實際上,它是一個空氣調節(jié)孔,這個孔與門頂上的窗戶形成空氣對流,使窯洞內保持一定的 溫度和通風。窯門的制作也相當講究,如果經濟不寬裕,只做一合門(兩扇門)就行了;如果經濟許可,可以采用磚券窯門。磚券窯門,一般是青石做根基,青磚砌 窯門;門上出檐數層,上面還嵌有匾額,匾額上雕刻吉祥詞語,如"福祿禎祥"、"耕讀傳家"、"滿院春光"、"百福并臻"、"天官賜福"、"福祿禧壽"等。 在匾額邊沿,往往雕刻"萬"字花紋或者牡丹花紋。有的窯門還券成幔帳式,兩邊用磚雕刻成幔帳、流蘇,這樣一來,窯門就又成了可供欣賞的藝術品。

    在一處宅院中,中間窯洞為主窯,一般來說住長輩,也往往是會客和議論家政大事的地方,所以中間窯比其他窯要高要深,窯門也要砌得大一些,雕刻裝飾也要講究一些。如果中間窯門矮小簡陋,那就要遭到鄉(xiāng)人們的恥笑了。

    3、窯內的建筑形式

    窯洞一般深3丈左右(也有深十幾丈的),寬約8尺至1丈(也有更寬一些的),高約1丈5尺左右。窯的深度、寬度和高度,主要依據土質而定。土質一般 可以分為白土、姜黃土、紅土和烈姜石土4種。土的結構質地又可以分為立土和臥土兩種。白土大部分屬于立土,較容易風裂、塌片。姜黃土和紅土大部分屬于臥 土,一般粘性大,立壁牢固。烈姜土更結實、立壁及窯頂十分堅固,但挖筑時也最費力。在挖筑時如遇到立土,就要想法及時加固窯壁,以免透風崩塌,其辦法是用 磚石砌窯腿,或者在窯壁上挖幾個龕兒(稱拐窯),用磚砌券,起到加固窯壁的作用,同時也增加了居住面積。屬于這種情況的,3丈深的窯,往往挖5~6個坎, 靠門口的龕兒可以壘爐灶,中間的可以擺桌椅柜櫥,里間的可以放床和其他物品。

    窯洞內分為兩部分,用隔子隔開,前半窯作飯、會客,后半窯住宿、貯藏物品。隔子有幾種:一種是在挖窯時就留下的土隔子;一種是用磚壘起來的磚隔子, 兩邊砌亮窗或者留"十"字花眼;再一種是木隔子,狀如屏風,富裕人家常用高檔木料制作,非常講究。如康百萬莊園窯洞的隔子,全為楠木透雕,造型別致,工藝 精湛,既有實用價值,也是精美的工藝品。

    為了增加窯洞的使用面積,常將窯洞挖得很高,再在窯壁上加裝木頂棚,一般為1層,但也有多層的。如康百萬莊園里,就有一孔窯洞加裝了3層棚板,每層 正對窯門上方開一方門,以便透空氣,進陽光,并且,還在窯的最里面向下挖一地下室,戰(zhàn)亂時將貴重物品藏入地下室內,然后填土封口。

    窯壁和窯頂表面處理,原始的方法是,在挖窯時用特制的小镢,將壁面和頂子平刮成錯落有致的花紋。但這樣的窯壁和頂子年深日久會掉土灰,所以,有人用 石灰抹上一層,這樣既光亮又衛(wèi)生,不過,最終還是要掉皮的。于是,富裕人家就將窯洞用磚券起來,再用方磚鋪地,這樣一來,便既牢固又美觀了。

    4、院落的布置

    院落為農家的活動場所,所以居住者都要著重布置一下的。首先是種樹,樹種多為槐、榆、桐、楸、李、桃、棗、石榴等。在大門和影壁之間,往往種葡萄 樹,上搭棚架,夏秋之交,枝葉繁茂,果實累累,進大門便見串串葡萄,十分喜人。其次是種花,分地栽和盆栽兩種,多利用小塊空地種植,品種多樣,因戶而宜, 花開季節(jié)既鮮艷美觀又香氣襲人。院中樹陰下往往放置石桌小凳,是一家人在勞動之余休息聊天的地方。其他,如雞舍、豬圈、廁所,也要安置得井然有序。

    二、窯洞住宅的突出優(yōu)點

    1、可以充分利用坡地、溝地,擴大居住面積,節(jié)約可耕土地。窯洞宅院靠山而建,在溝壑、山崖不能種莊稼的地方,只要將山坡鏟平挖壁,用挖出來的土填 平溝凹,就成了院落,之后就可以在土壁上挖筑窯洞了。如宅基地為200平方米,全部蓋成房子,不要院子也才有200平方米的建筑面積,如果挖成天井院,就 可挖筑窯洞7~11孔,每孔面積按40平方米計算,居住面積不但可達到280~440平方米,而且還有一個200平方米的院落。即使是挖3孔窯洞,再蓋一 排房子,也同樣能增加居住面積。如果土質好,還能建兩層窯院,居住面積則可以成倍地增加了,這樣便能節(jié)約大量的耕地。

    2、窯洞十分堅固,年深日久而不壞。在我們鞏義境內,歷經幾百年的窯洞比比皆是,如南瑤灣的杜甫誕生窯,至今還能住人。所以,一處窯院,只要平時維修、保護好,就可以住幾代人而不崩壞。

    3、能節(jié)約建筑材料。挖筑窯洞只要自家有勞動力,便可以自己動手挖。即使是讓匠人挖筑,加上券門、粉墻,每平方米造價要比建房低的多,而且不用鋼材,少用木材,一般人家都可以承受得起。

    4、窯洞冬暖夏涼,可以節(jié)約能源。厚黃土層,吸熱過程長,而且不宜散熱,所以窯洞內的溫度,冬天往往能保持在11左右,夏天最高也只有20左右,平 均溫度為17左右。而房內的溫度,隨季節(jié)變化差別很大,冬天低至0左右,夏天則高達30以上。在窯洞里住,冬天不必生爐子取暖,夏天不必裝電扇或者空調, 可以大大地節(jié)約能源。

    5、能夠防火、防爆、防地震。窯洞住宅的窯洞與窯洞之間,一般有5米以上的間隔,一個窯洞失火,其他窯洞安然無恙。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日軍飛機來鞏轟 炸,人們躲進窯洞里就沒問題了。由于窯頂土層厚,即使發(fā)生核戰(zhàn)爭,強大的沖擊波和光輻射,也不會給它造成太大的威脅。根據史志記載,小的地震對窯洞的傷害 不大,所以,它又具有很強的抗震能力。

    6、可以防止和減少空氣污染。因為窯洞多建在山溝里,而且院子里又種了許多樹木、花草,所以工業(yè)污染很少能影響它,而且也沒有噪音,對人的健康很有益處。

    現今,農村經濟發(fā)展了,農民手中有了錢,認為應該享受一下"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了,于是許多人在耕地上蓋起了幢幢樓房,廢棄了古老的窯洞。可是, 當人們回過頭來,再看看被冷落的窯洞住宅,回憶一下在窯洞里生活的歲月,不禁又生留戀之情。外國人來我們鞏義參觀,曾為有如此獨到的建筑而贊嘆。為此,旅 游部門將窯洞開發(fā)作為一項工程,在浮戲山下、邙嶺之上,都建有窯洞賓館,并設計了各種游藝場所,使現代的生活設施與古老的窯洞住宅相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 的旅游文化,這條路將會越走越寬廣的。(孫憲周)(原標題:鞏義獨特的民居--窯洞)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中國鞏義 原文時間:2010-12-3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