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河偎依邙嶺,靜靜向東流去,到芝田鎮的益家窩村折向北走,穿過險關黑石渡,便到了康店鎮康店村。這里山清水秀,一派田園風光。在河西邙山腳下,有一片清堂瓦舍,建筑古樸,布局嚴謹,古香古色,這便是遠近聞名的康百萬莊園。
康百萬莊園處于嵩、邙、河、洛交匯處,背依邙山,面臨洛水,因而有“金龜探水”之美稱?导覐拿鞒蹰_始,依仗土地出租剝削農民發了家。到了清代,隨著資本 主義的發展,康家又經營商業和水上運輸業,用賺來的錢買地置產,土地不斷從農民手中流向了康家大院。所謂“康百萬”,是由于當時的莊園主康應魁曾兩次懸掛 “良田千頃”的金字招牌,土地、商鋪遍及山東、陜西、河南三省八縣,而被世人譽為“百萬富翁”。后來,慈禧太后逃難西安,在回鑾京城時,路過康店,康家出 錢修造黑石關、縣城、官殿宮和“龍窯”,花費白銀100多萬兩,又向清廷捐贈100萬兩。當時慈禧說:“不知此地還有一個百萬富翁!”從此,“康百萬”這 個皇封就廣泛傳開了。
康百萬莊園始建于明清,是十七、十八世紀華北黃土高原封建堡壘式建筑的代表。它依“天人合一、師法自然”的傳統文化選址,靠山筑窯洞,臨街建樓房,瀕河設 碼頭,據險壘寨墻,建成了一個各成系統、功能齊全、布局嚴謹、等級森嚴的、集農、官、商為一體的大型地主莊園。莊園有19部分組成,占地240畝,保存下 來的主要有寨地主宅區、寨下住宅區、南大院、祠堂區、棧房區、作坊區、龍窩溝、張溝明代樓院、寺溝住宅區、牌坊、康霖三神道碑樓、金谷寨等部分,33個庭 院、53座樓房、97間平房、73孔窯洞,共571間,建筑面積64300平方米,是全國三大莊園之一(另兩莊園為劉文彩莊園、牟二黑莊園),比山西喬家 大院大19倍。它的石雕、木雕、磚雕,華麗典雅,造型優美,寓意深遠,被譽為中原建筑藝術的奇葩,加之園林化之構思,成為中原地區民居的典型代表。
莊園主體依山傍水而建,用青磚石條砌成城堡式的寨墻,蜿蜒在邙山半腰,廳堂樓閣錯落有致,輝映于洛河之濱。從風水角度看,莊園可視為“金龜探水”之好地 方。主寨坐西向東,背靠邙山,面對洛河;寨高9米多,周長500米,異常堅固;寨門向東,兩扇黑漆大門森然而立;進門有一條20多米長的斜坡,直通寨上。 寨上廣場之北,5個宅院一字排開,大門向南自東往西分別為老院、邊院、中院、里院、新院。這些院落都是兩進四合院,前有臨街房,二門內是兩廂房、大房,后 面是磚砌窯洞。這5個院落都有高大的門樓,皆為木制透雕垂花,門框、門扇漆黑明亮,門前臺階兩邊各有一對石獅。臨街房檐下懸掛著匾額。院內有假山、葡萄 架、花廳、花壇、盆景以及各種雕塑等。每一對柱礎,每一對門墩,都是雕刻之藝術品,雕刻著許多花卉圖案和歷史人物故事;每個門框上都鐫刻有楹聯和匾額;窯 洞門用磚砌成,雕以花飾。室內裝飾極盡奢華,現陳列有莊園主人當年用過的裝飾物品和生活用具,如雕花神櫥、滿漢全席用具以及古玩字畫、綾羅綢緞、四季衣服 等。值得一提的是一張楠木頂子床,耗工1700多個,從上到下,從里到外,采用各種雕刻手法,有“麒麟送子”、“雙獅舞繩”等36幅圖案,共八部分組成, 可拆卸搬運而未見一釘,是頂子床中的精品。更為重要的是,懸掛于老院過廳的“留余匾”,由清代翰林牛瑄撰寫,為中國名匾之一,是康家教育子孫的家訓匾,這 些已成了極有價值的文物。
除了主宅五院之外,寨上南邊尚有一處宅院,系康家存放日用器物的大雜院。在原康店鎮三中(現已移于別處)院內,有方五丈正廳樓房一座、兩側廂房及一處書館院,和主宅一樣,每座建筑物上都有精美的雕刻。
作坊區在寨外兩側,是勤雜人員及石工、木工居住的地方;這里還有粉坊和大伙房等。樓房區和飼養區建在寨下大路東面。棧房區共5個院,房102間。飼養院有馬廄和遛馬場。
莊園西南有金谷寨,原名五圣頂,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四周深溝巨壑,易守難收。是康家為了抵御捻軍而修建的。康家祠堂在莊園東面,有房屋9座35間,磚雕牌坊一座。
值得一提的是莊園內的磚石雕刻建筑構件。這些構件,主要用于柱礎、門墩、石坊、門獅、碑樓、匾額等。構件雕刻技法嫻熟,圖案多樣,梅蘭竹菊、福祿禎祥、明 暗八仙、歷史故事等應有盡有,它們代表了民間雕刻的最高水平。據說,這些雕刻大都出于一人之手。清咸豐年間,偃師縣牛心山有個青年石匠叫車清元,來康家做 石工,一干就是幾十年。他為康家雕刻了一件件藝術品,但到了老年,仍是光棍一條?导液蟠萝嚽逶岢鍪裁匆螅箤⑺_陷入獄。車清元含恨屈死于獄中, 他留下的雕刻作品,有的用在了建筑物上,有的還未來得及使用。這個顯赫一時的百萬家族,在他們不肖子孫的揮霍下,每況愈下。而車清元一生血汗的結晶,像朵 朵永不凋謝的鮮花,在莊園里散發著芳香,成了一件件珍貴文物。
另外,在莊園周圍還有碑樓、牌坊各一座,在新院西北角的一孔窯洞里,還鑲嵌著16塊書體各異的碑版。碑文主要記載了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至同治元年 (1862年),莊園組織地方武裝與捻軍對抗的經過。當時,捻軍幾次進入鞏縣,鋒芒直指康百萬莊園?祽L子康道平及孫子康無逸組織民工,攤派錢糧,在 五圣頂修建了金谷寨?导胰硕氵M金谷寨,組織了一支地方武裝與捻軍對抗。捻軍撤退之后,康家便請來各地書法家,用真、草、隸、篆各種書體寫了16幅詩賦, 為自家歌功頌德。單從書法角度來看,這些碑文書體遒勁挺拔,瀟灑雋逸,流暢明快,風格各異,實為中原地區書法之薈萃。
194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陳庚部隊由偃師進入鞏縣,將康百萬家的部分糧食分給貧苦農民。解放戰爭時期,南大院曾設為解放軍唯一的一所女子大學。土地改革時,康百萬莊園除將龍窩、金谷寨及寨下部分宅院分給群眾外,其余收歸國有。1952年區政府設于寨上主宅區。1955年鄉供銷社占用棧房區。1956年第 五中學占用南大院,其他財產大部分給群眾。1962年,省文化廳要求縣政府及文化部門加強保護。1963年6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 單位。1964年,鞏縣人民委員會將康店公社機關遷出。1965年,寨上主宅區逐步交由縣文化館管理,寨下其他宅院仍有學校和供銷社占用。1968年,康 店公社在莊園建“毛澤東思想宣傳站”。1969年,縣委將莊園辦成“階級教育展覽館”。1983年,歸縣文物保護管理所。1985年1月成立“康百萬莊園 文物保護所”。2001年6月,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12月,國家旅游局授予AAAA級景點稱號,現今游客絡繹不絕,成為中原地 區著名的旅游景點。(孫憲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