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癸巳年顓頊帝嚳陵高王廟會將于4月25日至4月28日(農歷三月十六至三月十九)在內黃縣顓頊帝嚳陵景區舉行。
本屆高王廟會將圍繞顓頊帝嚳祭祀文化、姓氏文化、尋根文化等,以展示內黃傳統文化為主題,創新辦節理念,注重辦節實效,豐富辦節內容。廟會期間,景區將舉行恭祭顓頊帝嚳二帝典禮,姓氏宗親祭祀,香客大會和地方戲曲匯演等活動,增強節慶活動的群眾參與性和活動的趣味性,將著重突出民間祭祀,體現民俗風情,還原高王廟會故有的文化內涵。
顓頊、帝嚳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黃,后啟堯舜,奠定華夏基根,是華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國學大師范文瀾先生在《中國通史簡編》中寫道:“漢以前人相信黃帝、顓頊、帝嚳三人為華族祖先,當是事實。”
顓頊帝嚳陵位于河南內黃縣城南30公里的梁莊鎮三楊莊土山之陽,人稱“二帝陵”。陵園從下至上有御橋、山門、廟院、陵墓、碑林及縱橫其間的甬道,占地面積350多畝;陵墓四周有圍墻,稱“紫禁城”。史書記載,二帝陵建筑宏偉,碑碣林立,松柏蓊郁,歷代帝王祭祀不絕,宋代以后列為定制。農歷三月二十八為顓頊帝誕辰日,民間祭祀大戲喧囂,人聲鼎沸,香火繚繞,熱鬧非凡。但因年代久遠,陵區地處黃河故道和緊靠硝河,河水多次泛濫,風沙肆虐,到清朝同治年間,陵墓和建筑群全部被黃沙掩埋于地下。1986年開始,對二帝陵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清沙、鉆探和開發建設,原有的山門、宋井、廟宇、碑亭、陵墓、圍墻和多條甬道相繼重見天日;挖掘出165塊御制祭祀碑、大量仰韶、龍山文化陶片及其他文物碎片;隨后,對二帝陵進行了大規模重修,先后修建了山門、祭拜殿、二帝塑像、欞星門、碑廊、配殿及其他附屬配套設施。陵園外,芳草萋萋,林濤奔涌;陵園內,松柏參天,莊嚴肅穆,透出了帝王陵園的滄桑與威嚴,前來尋根拜祖的海內外華人、華僑絡繹不絕。(原標題:癸巳年顓頊帝嚳陵高王廟會即將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