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漢字》展首次走出安陽來滬 打開甲骨文魅力之“門”

2013/5/16 10:28:37 點擊數: 【字體:

《漢字》展首次走出安陽來滬 打開甲骨文魅力之“門”
“門”文的演變

    據《新聞晚報》報道,自從甲骨片從河南安陽殷墟出土面世之后,國人對于漢字的起源充滿了好奇和敬畏之情。古人為什么要制作甲骨片,又是如何制作的,刻寫在龜殼上的文字又有何意義?這一系列神秘的問題,即將在來滬展出的《漢字》珍品展中找到答案。 11月6日到18日,中國文字博物館中的珍貴展品將首次走出安陽,在上海市群眾藝術館與市民見面。

  甲骨片神秘不難懂

  盡管通過書本和網絡傳播,甲骨文已并不顯得神秘,但是要近距離地接觸甲骨片,機會卻是非常難得。中國文字博物館館長告訴記者,這次來滬的《漢字》展,將為公眾提供這樣一次珍貴的機會,這也將是甲骨文第一次成系統地走出安陽。

  甲骨文主要發現于河南安陽殷墟,迄今共出土13余萬片,總計單字字數約5000個,目前可釋字約1500個。這一次的展覽,館方將以圖片、高仿制品和多媒體的方式,精選一些極富研究和觀賞價值的甲骨片,令觀眾近距離感受甲骨文的獨特魅力。

  館方表示,在此次展品的挑選標準上,主要以形狀完整,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甲骨片為主。為了身臨其境,展覽還將通過制模等方式展示古人制作甲骨片的場景,以及甲骨片出土的考古過程。屆時,游客可循著考古學家的腳步進入殷墟的甲骨窖穴,去發掘和領略甲骨片的神秘魅力。

  博物館的專家向記者介紹,甲骨片承載的內容相當豐富。因為當時人類缺乏對自然的科學認知,凡事都是依靠占卜而定,因此,在這些龜殼片上的刻辭飽含了祭祀、戰爭、狩獵、田耕、生育等細節,甚至還有最古老的天氣預報,非常生動、有趣。

  青銅金文可見還可摸

  為了增加游客的感官體驗,此次中國文字博物館還將帶來一批高仿真的青銅器作品,游客不僅可以近距離地細看,還能伸手觸摸青銅器上鐫刻的金文。

  金文又稱吉金文字、鐘鼎文,是商周時期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的總稱。其內容主要是關于當時祀典、賜命、征戰、盟約等事件的記錄,以及對祖先及王侯們功績的頌揚,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一個側面。金文研究中最富盛名莫過于屬于商代晚期、 1939年在河南安陽武官村出土的司母戊鼎。該鼎高133厘米,重875公斤,是目前發現的最大最重的商周銅鼎。內壁鑄銘文“司母戊”三字,或釋為 “姤戊”,“姤戊”為商王武丁的配偶之一,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

  目前館方已經準備了司母戊鼎、毛公鼎等5件青銅器文物制成同樣大小的高仿真展品,讓好“動手”的游客也能過過手癮。

  漢字專家現場速成

  要論這次《漢字》最具價值之處,無疑是由中國文字博物館整理編撰的“漢字簡史”,其中詳細介紹了漢字從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綿延幾千年的發展流變。據了解,“文字簡史”部分的展覽將以多媒體的方式呈現,游客只需花費幾分鐘,就能輕松成為一個“漢字專家”。工作人員舉例說,現場游客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看到一些常用字的不同字體的演變過程,比如車、水、門、貝、本,是如何從甲骨文一步步發展到今天的字體。此外,展覽也涵蓋了漢字在書法、篆刻、碑刻、印章等各種藝術形式的展示,可以滿足書法愛好者的需求。(李佳杰)(原標題:《漢字》展首次走出安陽來滬 打開甲骨文魅力之“門”)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東方網 原文時間:2012-9-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