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關注:市井再現燈會上的美好記憶

2013/5/24 14:38:01 點擊數: 【字體: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鬧花燈;花燈花,花燈紅,雪打花燈好年景。”朗朗上口的歌謠里,五彩的花燈中藏著滿滿的回憶。正月十五鬧花燈,而今習俗依舊,人也依舊,那些藏在燈會上的幸福、快樂始終是一筆無價的財富,如今一幕幕揭開,笑臉滿盈。

    元宵燈會全城歡騰

    “我印象最深的是上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那幾次沿街舉辦的大型元宵燈會。那時每到農歷正月十五、十六傍晚,整座開封城都會亮起千萬盞絢麗奪目、千姿百態的花燈。數以萬計的古城市民,甚至連郊區、縣里的農民,都會冒著嚴寒走出家門。”回憶起兒時燈會的情形,出生于上世紀70年代的杜戰利顯得有些激動。

    杜戰利聽父親說,那時候的燈會是由政府發起的,機關單位、企事業團體都要參展花燈。因為參展的花燈代表單位的形象,所以每個參展的花燈做得都很精心,或精致、或氣勢磅礴、或別有生趣。數千盞花燈在市區各條大道分列排開,千姿百態,綿延十余公里,“聲、光、電、動”一應俱全。“花燈的內容很豐富,有古代風景、傳說故事、動物和花卉,也有反映與時俱進,反映新生活、新風貌的各種人物、建筑和工農業產品。到現在,很多花燈我還記得,有嫦娥奔月、魯智深倒拔垂楊柳、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許海峰零的突破、宇宙飛船飛向未來。會說的、會轉的、會跳的,看著真讓人歡喜。”

    由于人潮擁擠,杜戰利的哥哥還一度在燈會上和家人走散。“這樣的事太常見了,后來我爸媽會事先交代我們,如果走散了就在汴京橋會合。”杜戰利說,在燈會上除了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花燈,父母給買的糖葫蘆和棉花糖也成了她和哥哥、妹妹們的意外驚喜。

    年年有新意 看燈樂陶陶

    “燈籠會,燈籠會,燈籠滅了回家睡。”回憶起小時候過元宵節,55歲的薛玉坤至今還記得這句耳熟能詳的順口溜。

    “十五這一天就盼著天趕緊黑呢。”薛玉坤和許多孩子一樣盼望著元宵到來,因為這一天有屬于孩子們的游樂項目——挑燈籠。他說,小時候技術沒現在發達,燈籠都是用大紅紙做的。到了晚上,在燈籠里點根蠟燭,用小棍挑著,小伙伴們就出來逛燈籠會了。“我記得買一個紙燈籠兩分錢都不到。沒錢買的人家就用高粱稈搭個架,自己用紙糊一個。每到正月十五滿大街都是挑燈籠的小孩。如果誰的燈籠一不小心著火了,這孩子準哭著回家。這就成了‘燈籠會,燈籠會,燈籠滅了回家睡’。”薛玉坤樂呵呵地說。

    上世紀80年代的燈會讓薛玉坤至今記憶猶新。他說:“我家當時在南關大樓那邊住,一出門就是燈會,心里有種特別的優越感。我出門就一路向北,感覺心里特別輕松,看到哪里有猜燈謎的就往哪里擠。”

    說起開封燈會的發展,薛玉坤十分感慨:“以前的花燈技術含量低,樣式也沒現在多,像木馬一樣能動的燈就是稀罕玩意。形狀也以方形、圓形為主。但當時人們看燈的那種熱情也是現在所沒有的。現在的燈雖然好看了,卻找不到年輕時候觀燈的感覺了。”

    燈會見證時代發展

    在侯樂生的記憶里,上世紀80年代的燈會讓他懷念至今。那時候的侯樂生還是個20多歲的小伙子,在當時的市衛生防疫站工作。他說:“那時的花燈除了富有地方民間傳統特色外,更多地展現了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見證了時代的發展和變遷,印上了時代的烙印。”

    他說,那時剛改革開放,各大工廠企業開始復蘇,人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人人都攢足了勁想好好干一把。這種精神就體現在了花燈的制作上。許多行業部門出展的花燈,都表現出了各自的職業特色。“我記得當時的花燈作品有郵遞員送信、醫生看病等。作為衛生防疫部門,我們單位花燈的主題都以講究衛生、遠離疾病為主,既好看又展示了行業形象。我那時候住集體宿舍,每到元宵就和單位的幾個單身小伙子上街看花燈。那時候人們的精神生活很匱乏,燈會就成了全民同樂的娛樂項目。”回憶中,這段日子也是侯樂生最開心、幸福的日子。

    上世紀90年代,燈會漸漸搬到了汴京公園、龍亭公園、禹王臺公園等幾大公園。技術的發展賦予花燈更多的發展空間,而今商業化發展使得四川自貢彩燈來到了古城人民面前。“燈會的發展也見證了開封的發展。”侯樂生這樣總結。

    花燈裝滿兒時回憶

    今年39歲的劉麗一回想起兒時在開封外婆家逛燈會的情形,就興奮不已:“我家是開封縣的,每年元宵節外婆都會把我接到市里過節,就是為了讓我看看稀罕。我現在還記得1984年的元宵燈會。那一年市區到處是燈的海洋,正月十五晚上,我一早吃過晚飯便拉著外婆迫不及待地出去看燈。記憶中,東西大街、南北書店街、鼓樓街、寺后街還有中山路、學院門等街道上展出的燈有數千盞,每個造型燈前都擠滿了人。外婆每次都緊緊拉著我的手,生怕我被擠丟了。”

    “那個時候的燈會之所以如此熱鬧,我覺得關鍵是全民參與、全民娛樂,人們一出門就能參與豐富多彩的燈會活動。后來,那種熱鬧的燈會場面我再也沒見過。記憶中,后來的燈會曾在相國寺舉辦過幾次,不過那時已經開始收費了。現在,龍亭公園每年都舉辦四川自貢燈會,彩燈也更加精致。現在每次元宵節和家人去看燈會,我都會想起來小時候逛燈會的情形。”劉麗說,今年元宵燈會,她打算把住在縣里的父母接過來,全家人一起再去看看花燈,品品年味。(原標題:關注:市井再現燈會上的美好記憶)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汴梁晚報 原文時間:2013-02-2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