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鞏義米河書會——小里河村曲藝之鄉文化之家

2013/7/29 11:54:17 點擊數: 【字體:


    小里河村位于鞏義市東大門米河鎮310國道泗水河傍村而過。小里河屬丘陵區,人多地少,1000余戶人家,4700多口人,只有耕地2700多畝,僅有的人均5分地還被企業占去1500余畝,連年村鎮建設公共設施,交通道路,小里河學校從幼兒教育到高中普及,校舍增建和鞏義市第八高級中學的遷入,耕地面積不足千畝,由于企業發展迅猛,20年來經濟翻番,被稱為鞏義的“小香港”,現在小里河人少有所學、壯有所為、老有所養,已成為現代新農村的佼佼者。

  小里河文化底蘊長遠濃厚,文字記載是文化歷史的見證。五百年前祖師廟的建設,文字記載了它的歷史,記載了它的風風雨雨,五百年后書法家王公壽組織千余名書法家的墨寶刻石于碑,記載了幾千年文字的演變,小里河村重視人才,更重視文化,投資400多萬元,建成了碑林公園,占地30余畝,樹碑兩千余塊,書畫記載與歌頌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鳳翔樓、書畫院、藝術館相映生輝,園中林、林中園,百米長廊供游客盡情享受文化的氣息,國家領導人的題詞更是錦上添花。國務院總理朱镕基親自為碑林題寫《神墨碑林》,李嵐清親自為藝術館題名,增添了又一道風景線。

  小里河投資300多萬元,占地40余畝,建成在全省村級單位所沒有的文化廣場,集健身、娛樂、游玩和大型會議為一體,能容納5萬余人集會,10米寬的人工河繞廣場一周,四龍吐水、八龍噴霧,林蔭成行;高達十多米的噴泉彩虹時隱時現,給人們不斷帶來驚喜。投資2000多萬元落成的鑫旺大廈是村級行政辦公的地方。

  小里河村是曲藝之鄉、文化之家,有史料記載,明朝嘉靖初年,祖師廟落成后的每年三月二十四日,祖師廟會都唱戲三天,每月十五大集,都有民間藝人演出,每年正月初七、元宵燈節,各種戲曲、河洛大鼓、山東快板、琴書、相聲、四評書、河南墜子、民間雜耍、獅子、小黑驢、秧歌、大水。特別是近幾年來,每逢初五、十五、二十五小里河集,河洛大鼓、河南墜子從未間斷前來助興,為小里河村十里八村老年人和與會者演出,使老年人老有所樂,看到老年人聽到鼓聲陣陣的高興勁兒,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同時也看到了曲藝像含苞欲放的花蕾。

  由于曲藝藝術的升華,幾百年遺傳基因的進化,小里河人老老少少都能隨時哼出幾個段子,小里河村兩委抽調老支部書記王應林和幾個有專業知識的老戲迷組建班子,負責組織村曲藝愛好者幾百人,每周三次集會演唱,學習河洛大鼓、豫劇、曲劇、秧歌、大水。每逢春節、元宵節,盛大集會、節假日登臺演出,既豐富了曲藝知識,又鍛煉了身體;既取長補短弘揚民族文化,又為曲藝藝術增添了活力。

  小里河村幾百年延續下來的民俗,婚喪嫁娶、生小孩、做滿月、許愿,都有曲藝伴奏、助興,說書三天。企業、門市、開業慶典唱戲三天或說書、秧歌、大水,鞭炮齊鳴,真是熱鬧非凡。

  “丟失民間藝術就是罪人。”這是國家曲藝家協會主席劉蘭芳第三次參加小里河舉辦的鼓曲唱曲大賽,意味深長地回答記者的一句話。

  曲藝是一種文化,文化是民族的靈魂,丟失了曲藝就是丟失了文化,丟失了靈魂,可見國家對民間藝術的重視程度。小里河村兩委為國家民族文化所想,為民間藝術所想。特別是2001年4月投資80余萬元,成功地舉辦了河南省“首屆河洛大鼓擂臺賽”。河南省文聯、鞏義市市委宣傳部各機關領導觀看了演出,國家曲協主席劉蘭芳從北京專程到小里河祝賀,并登臺表演《岳飛傳》,掌聲陣陣,國家藝術家李金斗、范軍、于根藝、王小岳等藝術大師給小里河十萬名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萬人簽字儀式實屬空前,現已在碑林刻石于碑。

  在小里河村委的大力支持下,抽調專職人員組織成立“鑫旺曲藝藝術團”,由河洛大鼓第三代傳人尚繼業、王春紅、陳夯等人任教師招收二十一名曲藝傳承人,學習培訓兩年,到全省各地演出,并飛越臺灣海峽,臺灣同胞又重新看到祖國曲藝藝術的前程,給以高度的贊揚。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河南曲藝網 (2012-5-9)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