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壽桃。傳說蟠桃是西王母娘娘種的仙果,枝蔓伸展3000萬里,3000年一開花,3000年一結果。故而蟠桃象征長壽,這個意義也就引申到一般的桃子和桃花。蟠桃配靈芝,稱“仙壽”。蟠桃配蝙蝠,稱“福壽”。
另一說是孫臏18歲時離開家鄉齊國,到千里之外的云蒙山拜鬼谷子為師學習兵法,一去就是12年。有一年農歷五月初五,孫臏猛然想起今天是老母80歲的生日,于是向師傅請假回家看望母親。鬼谷子摘下一個桃子送給孫臏說:“這桃我是不輕易送人的,你在外學藝未能報答母恩,我送你一個回去給令堂上壽。”孫臏謝別師傅,就急急上路了。
孫臏的家里,這天大擺酒宴為老母親慶壽。孫臏回來了,從懷里捧出師傅送的桃子給母親說:“今日告假回來,師傅送我一個桃子來孝敬母親。”老母親接過桃子吃了一口說:“這桃比冰糖、蜂蜜還甜。”桃還沒吃完,母親的容顏就變了,雪白的頭發變成如墨的青絲,昏老的雙眼變得明亮了,掉了的牙又長了出來,臉上的皺紋也不見了,走路也不用拐杖了。全家人都非常高興。
人們聽說孫臏的母親吃了桃變年輕了,也想讓自己的父母長壽健康,便都仿效孫臏,在父母生日的時候送鮮桃祝壽。但是鮮桃的季節性強,人們在沒有鮮桃的季節,就用面粉做成壽桃拜壽。由此可見,壽桃實際上是老年人的一種吉祥物。
二、壽面。民間祝壽,尤其是家庭祝壽,往往都要吃壽面。壽面是一種長長的面條。在祝壽時,紅燭高照,壽星坐上方,全家人陪壽星吃長壽面。關于壽面,還有一個傳說。
西漢時,漢武帝與群臣聊天,談及長壽的問題。漢武帝說,相書上說,人中(鼻和上唇之間的穴位)長,壽命長,如果人中長1寸,可以活100歲。這里,群臣或者附合,或者不吭聲。東方朔卻大笑起來,群臣責怪他無禮,他笑著說:“如果說人中1寸長活100歲,那么,彭祖800歲,那人中豈不是8寸長?彭祖一定是長面(臉)了。”群臣想到8寸長的人中,臉一定十分滑稽,也同時大笑起來。后來,人們把長壽與長人中、長面(臉)結合起來,長面(臉)也就成為長面(條)。為祝賀別人長壽,就以長的面條為賀禮,這就是祝壽用長面(條)為吉祥物的來歷。(鄭 捷)(原標題:壽桃和壽面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