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平苗木花卉“抱團”闖市場 “望天田”變為“綠色銀行”
2013/12/9 14:59:1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近年來,有著“中國玉蘭之鄉”之稱的鎮平縣賈宋鎮相繼成立多個苗木專業合作社,對種植大戶進行集中管理,讓苗木花卉“抱團”闖市場,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三豐收”。請聽南陽臺和鎮平臺的報道:
12月7號上午,記者來到了鎮平縣賈宋鎮的苗木種植大戶朱家英的苗圃里,大片大片的苗木郁郁蔥蔥,長勢喜人。等待記者時間里,朱家英正在地頭用枯樹枝烤火防寒,紅黑的臉龐、樸實的穿著、憨厚的笑容,一點也不像一個年收入數以萬計的女老板。談笑間,說起這些年的種植心得,朱家英滿臉喜悅:“(出錄音)我種30多年了,我開始干的時候,莊上的都問我種樹好賣不好賣,我說好賣,你大膽的種吧,技術上的我給說咋種的,賣我給你賣。
記者:幫助大家種是不是對自己也有好處?
朱家英:貨賣堆山,越多越好賣,這個種一點,那個種一點,我們大隊總的也是上千畝地。現在是過到小康水平了。”(止)
賈宋鎮的苗木種植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當時,鎮上農戶申新德、余青山等人憑著對苗木花卉的興趣開始種植廣玉蘭,成為最早“吃螃蟹”的一批人。村民們看到他們種樹有甜頭,紛紛慕名而來進行觀摩學習。隨著種植戶的增多,該鎮的苗木花卉產業逐漸發展壯大起來,樹種也由最初的玉蘭擴展到了女貞、香樟、桂花、紅楓等品種。雖然種植面積比較大,但是各戶“單槍匹馬”的發展也顯露出分散無序、效益不高等弊端,于是合作社應運而生。合作社成立后把種植大戶集中起來培訓,同時逐漸規范管理模式、完善機構設置、吸納專業人才、強化服務功能,在承包土地、購置樹種、研究技術、聯系銷路等方面逐漸發揮出“抱團效應”。據鎮平縣藝苑苗木專業合作社監事長李庚軒介紹,僅藝苑合作社的社員已從最初的12戶發展到421戶,帶動農戶1211戶,去年全年實現銷售收入2300多萬元,社員人均增收8700元。目前,合作社正調整思路,準備從明年開始在苗木間套種食用菌,進一步助推社員增收:“(出錄音)首先國家現在提倡林下經濟,現在咱們在林上已經發展起來了,就是準備把這林下空間給他利用起來,例如說種林下食用菌,種的結果是給林施肥了,給林澆水了,林又給菌遮陰了,相互利用,這樣就可以增收了,準備明年給這個事發展起來。”
現如今,在賈宋鎮的帶動下,鎮平縣已經形成11個花卉種植村,50余家花木公司,每年銷售各類苗木3000萬株,花木遠銷甘肅、新疆、內蒙古、陜西等20多個省市自治區,產值達到1.2億元以上,鎮平已成為豫西南最大的花卉苗木基地。賈宋鎮黨委書記宋建軍說,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賈宋鎮作為“中國玉蘭之鄉”,今后將以此為引領,奮力建設美麗賈宋:“(出錄音)賈宋鎮在下步的工作中,將以生態文明為引領,加大農業產業化結構調整,加大科技創新,擴大綠化面積,引進名優品種,增強苗木花卉效益。通過大投入、高強度、系統性的生態建設,努力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居環境。”(原標題:鎮平苗木花卉“抱團”闖市場 “望天田”變為“綠色銀行”)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南陽廣播網 時間:2012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