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背村搓出30個百萬富翁的啟示
2013/12/10 11:13:5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河南虞城縣大楊集鎮謝店村,是全國有名的搓背村,距虞城縣城40公里。該村以前交通不便利,也沒有什么能致富的項目。因此,貧窮的村民為了生計,只好出門干搓背的活兒。
如今,搓背村已成了一個響當當的名字。該村近3000人中,有1000多人常年外出搓背,一年每人凈掙兩萬余元,全村收入2000多萬元。如今,全村靠搓背產生了30個百萬富翁,80多戶村民建起了自己的小洋樓。(9月27日《東南快報》)
和諧社會就是要讓民眾過上好日子,政府鼓勵人們致富,人們想著法子致富。致富的門路有千條萬條,有的用腦力致富,有的用體力致富,有的用在家致富,有的出外致富。只要能賺到錢,不敢是那種方式都有人去干、去創。
致富這兩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的東拼西湊借來一點投資,虧了個底朝天,有的屢投屢虧,成了“常虧將軍”。而有的人基礎差,底子薄,卻能一鳴驚人,一炮打響,有的人屢戰屢勝,可說是“常勝將軍”。一些人認為這賺錢有命,有的天生的能賺,信手就可拈來,有的命不好,“喝冷水都塞牙”。其實賺錢關鍵要腳踏實地、找準路子。
一個離有縣城40公里,交通不便的鄉村,沒有什么高人指點,沒有什么天時地利的地域優勢,他們憑得是一雙手,走出了一條搓背路。說到搓背,在原來人們的眼里,這是一種低下的活難以啟齒。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只要能賺錢,不違法,不論其活計是高貴低賤都不在話下。他們開始是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出外搓背,沒想到越搓越賺錢,越賺規模越大,搓背的影響力之大似乎有些不可想象,有些姑娘家找女婿都要問一下男方家里有幾個搓背的,如果男方說搓背的有好幾個,那女方就會很中意。搓背搓出了大老板,搓出了一個行業村、專業鎮,成了一種高雅,一種資本。帶動了整個大楊集鎮。大楊集鎮17個行政村、60多個自然村大多數勞動力都外出搓背了。據鎮政府的上報材料顯示,今年,全鎮外出搓背的人數超過8000人。全國各大城市幾乎都有他們的足跡,搓背致富帶動了一大片。
時下我們很多地方都在大興特興創業之風,尋找各種致富道道,出現了:出租車司機縣,在一些城市上了出租車不用問,你就可以知道司機是那里人;出現了面包鄉,吃的面包糕點從口味中就知道這面包師來自于那里;出現了塑鋼縣,城里人裝修用塑鋼,不用對方開口,就能知道對方是那個省那個縣的人。等等。但是也有一些地方的傳統工藝,特色產業歷史上很有名氣,卻走不出大門,產生不了轟動效應。究其原因:一是思想觀念上跟不上發展的步伐,缺乏一種敢闖敢干的新的創業精神;二是滿足于現狀,小富即安,不愿花更大的精力時間出外冒風險;三是缺乏發展的眼光敢為人先的創業意志,對傳統產業與現代產業不能很好的進行對接,使其缺乏競爭,顯得落后。四是舍不得出大力,花巨資投資進行改造提升。
搓背村搓出30個百萬富翁,帶動一方人富給人予啟示:創業的路有多種多樣,走自己的路,堅持因地制宜,發揮自己的特長,集中本地的優勢是最實際、最快捷的創業致富方式。 (原標題:搓背村搓出30個百萬富翁的啟示)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新華報業網 時間:2007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