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陵蠟梅的傳說
2013/12/16 9:35:5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梅開臘月一杯酒,鄢陵蠟梅冠天下。”這是清朝康熙年間刑部尚書、詩人王世貞對鄢陵蠟梅的贊譽。“鄢陵蠟梅冠天下”這句話在祖國的大江南北、黃河上下名聲遠揚、婦孺皆知。經過千余年的傳承和發展,蠟梅已成為鄢陵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種之一,并演繹出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民間傳說……
據傳,在武則天當政時,非常喜歡種植花草。但每到冬天,后花園內百花凋零,滿眼枯枝敗葉。于是,武則天下了一道圣旨,調百花進京,欲舉辦百花盛宴。然而,在大雪紛飛的日子,后花園內只有蠟梅傲雪綻放,其它花兒仍不開放。武則天一怒之下將牡丹貶出京城,僅封了一金(蠟梅)一銀(銀柳)兩種花草。受封后的蠟梅被一姓姚的花工帶回家鄉鄢陵種植,從此,蠟梅便落戶鄢陵,成為當地一大特色花卉。
關于鄢陵蠟梅的傳說還有另外一個。相傳很久以前,汴京(開封)城內刮了場罕見的狂風,天昏地暗、飛沙走石,百姓閉戶,店鋪關門。大風經過之處,樹斷墻摧,連皇帝的寢宮門前的影壁墻也刮倒了,這樣皇帝和妃子的一舉一動都容易看見。皇帝覺得不雅,修復又恐違天意,左丞相笑容可掬,推薦鄢陵蠟梅,說鄢陵蠟梅一可遮掩;二則夏可蔽蔭;三則蠟梅花開新年,花色如金,更是黃家吉祥之兆。此一舉三得也。皇帝連連稱秒,笑逐顏開,即可準奏。鄢陵縣令接圣旨不敢怠慢,親自出馬選定一株上等百年素心蠟梅和一個技藝超群的花工一同送往汴京。
蠟梅經過花工的精心嫁接、修剪捏成了高近丈,寬八尺正好與原來的影壁墻大小一樣的屏風。到了冬天,白雪皚皚,一朵朵金黃色的蠟梅像一串串倒掛的金鐘,金光燦燦,濃郁清香、沁人心脾,皇帝大喜驚贊道“真乃國色天香,天下第一花”。此后皇宮里種了上萬株蠟梅供皇家游賞,蠟梅身價倍增,他成了高貴和身份的象征,也成了豪族士紳爭相栽種,相互饋贈的禮品。從此,鄢陵蠟梅享譽天下。(原標題:鄢陵蠟梅的傳說)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鄢陵黨建網 時間:2012年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