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城文化風景獨好
2013/12/16 11:33:3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項城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千百年來,涌現出無數國士賢人,《千字文》作者周興嗣、“建安七子”之一應瑒、近現代著名詞人張伯駒、女詩人高梅閣、當代著名音樂藝術家趙諷、“墜子皇后”趙錚都是項城人。項城名勝古跡較多,有袁氏舊居、南頓故城等知名景點。新時期以來,項城文化全面發展,呈現出萬紫千紅的繁榮景象。
近年來,項城市充分利用獨特豐富的文化資源,提出“文化創新求繁榮”的總體思路,并在歷史上首次實現文化資源、廣電資源、旅游資源的有機整合,積極推進文化建設,先后被文化部命名為“全國文化先進市”,被省政府命名為“文化建設先進市”,培養、打造出了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影響的文化品牌,提高了項城的對外形象和知名度,有力地促進了項城市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舞臺藝術和精品生產碩果喜人
2005年,《項城鑼龍》獲得河南省民間文藝最高獎——金鼎獎(位次在金獎之上)。2006年,項城市自編自導自演的現代戲《農家媳婦》在河南省第十屆縣(區)級戲劇大賽、周口市戲劇大賽中勇奪包括演出金獎在內的7項10個大獎;河南墜子《轉戶口》先后獲河南省第九屆小戲小品(曲藝)大賽金獎、河南省“群星獎”曲藝類一等獎。2008年新編古裝戲《畫龍點睛》榮獲周口市第三屆戲劇大賽演出金獎。2009年,項城市豫劇團自編、自演的現代戲《農家嫂子》獲河南省第二屆縣(區)級暨民營文藝團體戲劇大賽包括。ü潱┠恳坏泉勗趦鹊6項大獎,并拍攝成全省首部農村數字電影。2010年,舞蹈《回民秧歌》在全國第二屆回族舞蹈大賽中獲優秀獎,同年,戲劇小品《媽媽,再陪我一會兒》、歌曲《喊一聲媽媽我愛你》雙雙榮獲河南省第五屆少兒藝術節金獎。
弘揚傳統文化成果突出
近年來,由項城市政協承擔編纂的精品圖書與畫冊《周興嗣與千字文》、《張伯駒捐獻文物書畫集》、《張伯駒先生追思集》、《項城歷史名人(上、下冊)》、《項城姓氏》、《千字文品讀》等先后出版發行;由作家、副研究員張恩嶺承擔的“項城古典詩詞精品賞讀叢書”選編工程全面完成,《張伯駒詞賞析》、《逸園詩選賞析》、《高梅閣詩賞析》先后面世。
文化事業日益繁榮
“官會響鑼”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汝陽劉毛筆制筆工藝”、“項城肘閣”、“余家雜技”、“回民秧歌”2009年6月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市文化館被命名為“國家一級文化館”。官會響鑼傳習所被確定為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汝陽劉筆業有限公司被公布為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孫店、李寨文化站被命名為“河南省示范文化站”,南頓鎮被命名為“河南省文化先進鄉鎮”,孫店鎮汝陽劉行政村被命名為“河南省特色文化村”和“河南省特色文化產業村”,官會鎮被命名為“河南省特色文化產業鄉鎮”。以項城市雜技藝術學校為基地的河南省越野雜技團5支表演團隊在國內外每年巡回演出2400余場,創收達3000余萬元。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日益健全
一是重點工程建設穩步推進。投資近600萬元實施市影劇院裝修改造工程,2009年正式投入使用,成為項城市容市貌、城市品位的新亮點。國債資金項目官會鎮等14個綜合文化站全部竣工。投資150多萬元的項城市豫劇團、項城戲曲藝術學校辦公和教學大樓于2007年投入使用;占地30畝,投資3000萬元的項城市雜技藝術學校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文物保護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積極爭取國家、省、市專項資金560萬元用于文物保護。聘請省文物古建筑研究所制訂了《項城市袁氏舊居文物維修設計方案》、《項城市袁氏舊居文物保護規劃》,修繕了袁氏舊居東、中、西三組院落及其它設施共計房屋53間。三是農村基層文化建設;I建了全國文化資源共享項城市支中心,建立了40多個村級文化大院,并為全市15個鄉鎮6個辦事處的387個行政村配送電腦387臺,建設農家書屋390個。為全市100多個民間文藝團體發放了價值30余萬元的鑼、鼓、板胡、二胡、服裝等演出設備,受到演出團體的歡迎。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周口日報 時間:2011年1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