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還打不打鐵花?”一見到楊建軍,人們總是這樣問他。
楊建軍原是確山縣文化局辦公室主任、縣文化館館長,現(xiàn)已退休。8月21日下午,在他家的兩間小平房里,記者見到了熔鐵爐、花棒、帽子等打鐵花道具,擺滿一屋子。邊看邊聽老館長講解,我們對確山鐵花有了深入了解。
據(jù)考證,“確山鐵花”又叫“打鐵花”,起源于北宋,鼎盛于明清,至今已有千余年歷史。其中蘊涵著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上冶鐵文化、道教文化、民間工匠文化、祭祀文化、社會文化、節(jié)慶文化等大量古代文化成果和元素。之后,由于政治運動頻繁,這種流傳于確山縣境內(nèi)及周邊地區(qū)的民間傳統(tǒng)焰火活動瀕臨消失。
1983年,時任確山縣文化館副館長的楊建軍開始著手發(fā)掘“確山鐵花”。他潛心拜師學藝,并不斷改進,終有所成。2002年,確山縣決定組織一次“打鐵花”活動,這次表演獲得空前成功。表演時,鐵花飛舞,鞭炮齊鳴,加上鑼鼓喧天,“巨龍”翻滾,氣勢極其恢弘壯觀。12名打鐵花者一棒接一棒,一人跟一人,往來于熔爐和花棚之間;一棒鐵花沖天而起,另一棒緊跟而來,棒棒相連。一時間,鐵花飛濺,氣勢如虹;煙花噴涌,百花吐艷。但見壯士健步如飛,出沒于火海金濤之中;“飛龍”昂首長嘯,翻騰于火光彩霞內(nèi)外……
2004年元宵節(jié)期間,“確山鐵花”第一次走出駐馬店,應邀在鄭州第三屆中原文化廟會上展演。三場展演,10余萬人把場地擠得滿滿的。國內(nèi)媒體盛贊:“確山鐵花”為“中原文化奇葩、民間焰火之最”。2007年、2008年,確山鐵花分別被省政府和國務院命名為“河南省第一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和“全國第二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今年5月份,確山鐵花應邀在湖南瀏陽國際煙花錦標賽上為中外觀眾表演,受到高度評價。現(xiàn)場國外友人說:“沒想到在沒有煙花鞭炮之前,中國人的鐵花焰火這么壯觀美妙。中國的文化太深奧了!”
“藏在深閨人未識”的“確山鐵花”,正在成為河南的一張靚麗文化名片。記者 曾昭陽(原標題:確山鐵花:中原文化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