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記者蔣澤6月23日報道:河南省濟源市境內的小浪底水利樞紐,是治理黃河的戰略性工程,也是一處著名的風景區。而每年的6月份,小浪底水庫進行調水調沙工作時,由于瀑布氣勢磅礴的場景,濟源市也適時打造了“黃河小浪底觀瀑節”,以吸引四方游客。
“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今天下午,東方網記者在小浪底水庫看到,黃白交織的水龍和沙龍噴涌而出,驚濤拍岸。河水墜入河道濺起的細小水滴,都撲打在附近游人的臉上,盡管河南省濟源市今天氣溫已達到30度以上,但在大壩旁,仍能感受到陣陣涼意。
據了解,小浪底水庫每年6月份都要進行調水調沙,其目的是為了解決黃河泥沙淤積問題。這是在充分考慮黃河下游河道輸沙能力的前提下,利用水庫的調節庫容,人為制造“洪水”,沖刷河道,輸沙入海,改變黃河不平衡的水沙關系,從而減少下游河道淤積甚至達到沖淤平衡,由此遏止河床抬高。
而河南省濟源市和洛陽市,也借此機會,于6月20日至7月10日舉辦了“2011中國黃河小浪底觀瀑節”,旨在吸引更多的游客。
據介紹,小浪底景區內西霞湖,是杭州西湖的五倍,湖中西灘島是萬里黃河唯一有人居住的小島。西霞湖濕地群島,是黃河濕地國家級保護區的一部分,僅鳥類就有175種,屬國家一級保護的有天鵝、黑鸛、白鸛、白鶴、丹頂鶴等10余種。西霞湖已經成為鳥類天堂。
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陽市和濟源市境內的黃河中游最后一段峽谷的出口處。上距三門峽水庫大壩130公里,下距鄭州花園口128公里,控制流域面積69.4萬平方公里,占黃河總流域面積的92.3%,控制黃河輸出沙量100%。(原標題:小浪底水庫進入調水調沙期 濟源適時打造“觀瀑節)